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10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在特定学科背景下有效地发现、解释、评估和符合伦理地使用档案,是一种基本档案素养。调研美国排名前20的高校档案馆网站发现:美国高校档案馆主要通过包括发布档案研究指南、利用档案材料嵌入教学及鼓励学生举办档案展览来提升学生档案素养,其档案素养教育具有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我国可借鉴其相关经验,通过制定档案素养相关教育政策、推进档案资源的建设整合以及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来推进我国的档案素养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0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大学科技园是科技创新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师生创业的基地,也是加快推进高校成果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陕西省先后发布多项政策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示范引领、国家级和省级梯队培育和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以陕西省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陕西省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创业板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众多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科技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探究创业板企业技术创新在公司绩效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8—2022的数据,选取研发投入强度和专利申请数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而申请专利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公司绩效下降。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七大战略之一,当下社会各界从不同方面对乡村的文化经济、生态建设等提出诸多建议并付诸实践,一种新价值意义上的文化转型正在乡村社会中发生。如何开拓并激发传统社区通过在地手工艺文化振兴带动社区整体发展,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认知在地传统手工艺社区在社会进程中外在显现和内在隐喻相互交织的地方生态,需要学界及社会各层面积极而深度的思考。作为21世纪初产生的社会创新设计理论,对社会的创新和发展不仅提供了新的设计策略,也为拥有在地传统手工艺的社区在乡土与设计的交融互构中,让社会的发展落在人的能动性实践之上的新路径提供了可操作性。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在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自由贸易受阻的背景下,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构建安全稳定可控的半导体产业营销体系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FC公司在桂林地区的营销状况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对其营销体系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首先,调整产品线结构,提高国内产品线的比重,以减少对外部不确定性的依赖;其次,引入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再次,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缩短产品供货周期;最后,积极拓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客户群,以捕捉新兴市场机遇。这些策略的实施将促进地区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的发展,助力FC公司构建一个既安全又可持续的半导体营销体系,帮助公司实现经济长期的稳定增长和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将对中国外贸及产业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海关总署对进出口重点商品的划分,总结2000-2021年中国重点商品的贸易发展状况,基于贸易视角构建产业安全测度体系,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分析RCEP 实施对中国重点商品贸易及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重点商品进出口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RCEP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削减将促进中国各类重点商品贸易额显著增长,其贸易创造效应远大于贸易转移效应,RCEP实施将提高中国重点产业安全水平。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RCEP条款,重视非关税因素变动的影响,扩大重点商品出口,以建设RCEP 等高标准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高我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自贸区建设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作为制度创新高地,自贸区建设为产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选取2008一2019年我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自贸区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研究显示,总体上,自贸区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改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自贸区建设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创新水平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自贸区建设带来的环境效应有所不同,对非资源型城市和中心城市环境污染的改善效果更明显。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自贸区建设的空间辐射力,发现自贸区建设对周边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有改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自贸区区位以及资源票赋进行合理的分工,逐步消除行政壁垒,实现城市和自贸区之间的联动发展;出台特色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差异化政策以促进资源型城市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减少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整合校企力量,以产学研融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更好地发挥自贸区在实现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摘要】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语言能力作为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对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立足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融合话语分析与实证研究方法,系统解构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语言能力的多维表征及其生成机制。数据显示研究对象呈现显著的能力特征分化:在语言规范维度呈现基础达标与层次性缺失的张力结构;信息处理层面突显叙事性文本的路径依赖特征;交际实践中存在情感驱动主导而策略性建构不足的倾向性;文化认知维度则表现为表层感知与深度审美的严重失衡。通过话语分析视角透视发现,语言资源分配的阶层区隔、交际场域互动惯习的工具性倾向和具身体验断裂,以及教育过程中语言训练的系统性缺失,三者形成结构性制约框架。高职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应建构产教融合的场景化语用实训体系,开发职业导向的多元语言示范模态,创新具身认知驱动的沉浸式学习环境等,为新时代职业院校语言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范式。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随着国际冲突加剧、经济持续下行与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多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已有的农业法律政策框架。本文通过追踪2024年正值大选之年的美国、深陷俄乌冲突的欧盟核心成员国法国以及深刻反思粮食安全问题的日本的立法动态,总结出域外农业立法的四个共性特征。一是高度重视农业供应链安全,呈现出后疫情时代“安全优先”的战略考量。二是加强对底层贫困群体的兜底保障,降低因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冲击,维护社会稳定。三是突出农业代际更新的紧迫性,培育农业新生代力量。四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口惠而实不至”,在实施气候雄心、保障粮食安全、获取农民支持等“不可能三角”中做出环保妥协。通过追踪国际农业立法前沿,以期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农业法》修订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