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发展技术赋能的智慧教育——访我国智慧教育开拓者教授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摘要:祝智庭教授和他的团队致力于智慧教育方面的研究有近十年的时间,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智慧教育生态体系研究框架,主要包括智慧教育生态理念、学习环境生态、教法生态、学习生态、教师发展生态等。祝教授认为,智慧教育不应只是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还应为培养善于学习、善于创造的人才作出贡献;智慧教育就是通过人机协同作用来优化教学过程和促进学习者更好发展的一种未来教育范式。祝教授一直秉承着"生态观"的教育哲学思想,并基于此构建了智慧教学生态模型和智慧学习生态模型,用于服务智慧教育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祝教授认为智慧学习无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喜新不厌旧"。祝教授对新时代智慧教育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建议,认为智慧教学的发展变化是常态,教师的"合格"多数时候是短暂的,因此教师最重要的是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发展数据智慧、教学智慧和文化智慧。他倡导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应当精细化、角色化、团队化,并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提供了中国评价方案。

  • 面向智慧课堂的灵活深度学习支架设计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发布时间: 2024-12-20

    摘要: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灵活地深度学习需要学习支架的护航,对此,该研究关注促进深度参与学习、注重采用高级学习方略、追求高阶知能发展、基于理解为迁移而学四大深度学习特征,聚焦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进程、教学决策四方面的灵活性,按照教育设计研究方法的流程,研制了一种指导教师设计深度学习支架的工具,这个工具包括六大部分的设计方案,能够为学生提供“习得知能”“理解意义”“迁移应用”三个层面的目标导航,可视化任务的难易分布以及学习的进程与路线,呈现富有弹性和支持性的学习任务。经过12个月的教师试用反馈、六次选代修正以及11名优秀教师的评估,研制的工具达到了可交付使用的质量要求。希望此工具能够为教师设计高质量的学习支架,有成效地护航学生深度学习提供有价值的方案和参考。

  • 学习架构:深度学习灵活性表达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摘要:针对深度学习的灵活性诉求,本研究尝试构建一种灵活的框架形式——学习架构。为此,本研究从“架构”的词义、建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含义入手,经过两次探究分析并类比教学结构的定义提出了表征灵活性的学习架构界定。之后本研究论述了三种现有学习架构模型发现,并从深度学习四特征的角度解析发现,它们最多只能关注深度学习某方面特征。基于这些认识,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能够表征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进程、教学决策四方面灵活性的深度学习架构模型,并论述了其理念机制。希望本研究能够加深对学习架构的认知,为深度学习的研究提供新路向。

  • 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测量框架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发布时间: 2024-12-20

    摘要:信息化作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利器,然而监测指标的缺失,导致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无法持续性地向社会报告其实际成效。对此,研究在综合解析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操作性定义,并在三大教育公平需求的视域下,构建了涵盖基本、伴生、特殊三类问题的问题图谱,图谱包括物理教室升级、应急教学保障、学习指导针对性等13个信息技术可为的公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测量框架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构建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测量框架,包括框架的设计原则、指标体系与模型结构。此框架能够凸显公平需求、公平问题及其逻辑关系,以及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功用。希望研究成果能为监测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发展指数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发布时间: 2024-12-20

    摘要: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还缺乏可操作的评估方案对其成效进行评估。对此,本研究首先从解析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可用于统计分析的操作性定义、勾勒了优弱势群体画像,并研制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评估模型,模型包括3个体现公平需求的一级范畴、13个技术可有所作为的二级维度和28个体现有质量之公平理念的三级指标。其次,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探究模型各级指标的适切性和权重,形成了对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用于计算教育公平发展指数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三元组(Q, IEI, IQEI)的指数形式以体现“优质”与“均衡”并重的新时代教育公平内涵。最后,通过分层抽样调查了我国东中西部8个省47个区县的126所学校,探明了信息化促进不同地区教育公平发展情况:第一,信息化促进不同地区的教育公平在“均衡”方面表现优异;第二,在“有质量的公平”上达到了一般水平,但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个性教学服务”上表现不佳;第三,历经新冠疫情一役,不同地区的学校都已能够很好地提供多通道应急学习保障,并事后与校内课堂教学无缝连接;第四,不同地区学生的数字访问差异虽然很小,但因学生在校可上网学习的设备单一,这类鸿沟并没有真正弥合。为改善现状,本研究提出各地区应重点维持条件保障、酌情发展个性服务、定期监测资源公平,三管齐下提升公平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