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分类: 政治学 >> 中外政治制度 发布时间: 2025-04-08
摘要:辛亥鼎革后,出于对现任官员进行补行任命,以重塑中央权威的需要,民国北京政府开展了以知事试验为核心的县官选任制度改革。然而,随着知事试验领域“特送试验”、“保结举荐”和“保荐免试”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知事任用领域“请分”、“指分”与“甄用”制度的日趋泛滥,滥行保荐之风日炽,中央与地方争夺人事权的趋向愈加明显。最终,改革非但未能促成中央集权的强化,反倒加剧了人事权力的下移,并随着军阀政治的盛行而趋于崩坏。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摘要:1925年10月,熊克武因“勾结陈炯明密谋围攻广州政府”被蒋介石、汪精卫等人拘捕,后又于1927年被无罪释放。长久以来,学界、政界对熊氏被囚的原因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从现有史料来看,“熊案”既不是蒋介石、汪精卫的政治阴谋,也非中共、苏联诬告陷害所致,而应是陈炯明等人精心策划的一起政治冤案。1924年9月,孙中山、唐继尧为了拉拢陈炯明,委派熊之亲信但懋辛与陈联系,遂在不经意间促成了熊克武与陈炯明的暗中联络。其后,陈炯明有意利用熊、陈之间的联络关系,刻意制造伪证,试图离间熊氏与粤政府之间的关系,最终促成了熊克武的被捕和川军熊克武部的覆灭。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摘要:“北京政变”后,以萧耀南为代表的直系长江势力陷入孤立,被迫与各方联络以求自保。与此同时,孙中山和国民党亦改变其“联奉反直”的对鄂策略,转而通过政治联络与军事威胁相结合的方式来拉拢长江直系。1924年12月,萧耀南与孙中山的代表在武汉会唔,双方就斡旋“胡军图鄂”、鄂军向国民军援助军械等事宜达成一致。本次特使会促成了国民军与直系的初步和解,为反奉联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特使会还增进了萧耀南与国民军、国民党的合作关系,使得以萧氏为代表的“联冯派”成为了直系内部的一枚“楔子”,为直系集团的分化与崩解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