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历史资源,回族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伊儒会通、爱国爱教、忠君爱国、谨遵国制、民族交融等理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贡献出独特的文献价值。本文通过对碑刻、典籍、家谱,报刊等回族文献的四个重要部分的论述,尝试分析回族文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的历史资源价值。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6-12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健康第一,体育为基。研究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政策供给特征,优化青少年体育政策供给与执行。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关系分析,研究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政策的历时变迁、量化阐释和供给特征。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历经了发轫、规范、优化和提升4个发展阶段,面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政策体系建设的挑战。结合政策供给特征分析框架发现,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的供给型政策工具系统失衡,环境型政策工具场景缺失,需求型政策工具机制不强。研究建议:重塑政策体系打造青少年体育政策供给共同体,创新政策工具建设多元化政策供给体系,提升政策效能构建良性循环的政策供给机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数字乡村建设的讨论往往突出自上而下的数字构建,常常忽视自下而上的数字转化,因而也就难以解释“脱嵌与嵌入共存,赋能与祛能相生”的建设悖论。以数字新农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字乡村建设的后半篇文章,理解数字转化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从流量竞争到公益反哺,数字嵌入乡村的程度不断加深并呈现梯度特征。数字在文化编码与行动反哺的推动下,逐步从“作为流量的数字”向“作为文化的数字”“作为发展的数字”“作为公益的数字”转化。数字的不断转化,使作为政策的数字乡村建设不断向下扎根,从而实现数字对乡村的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