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前,我们把个体私营经济视作为资本主义,持续不断地打击,使其几乎绝迹。改革开放后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调整,也与学界研究、为其正名分不开,其中笔者也投入一定精力参与学界的研究。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摘要:以顾宪成、高攀龙、赵南星为首的吏部文人频遭“构党”陷害,复社名士吴应箕便以《东林本末》还原东林文人群体“非党”历史真相。东林“是党”“非党”成为学术焦点和问题,其中的瓶颈在于,学界多固于学科的“自闭性”而忽略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东林文人的官宦身份,自然在朝难脱朋党之嫌。这也是事实。但以“东林党”作为研究线路,显然未能全面认知当时社会语境。明万历以后,科举文社成为文坛常态。东林书院成立后,这些削职回家的文人以结社为学问之地,符合当时的文坛潮流。《顾端文公年谱》和《东林书院志》皆载顾宪成、高攀龙等修复东林书院后把科举家社移至东林书院,成立“东林社”,制定《东林会约》。“东林”乃一兼具政治性、文学性、学术性的民间“会社”组织。因该社制定“性理”文学宗旨,从事科举文学活动,诗文创作制度化、集体化而形成一个具有较为一致文学风格的区域地理性文学派别,据此为东林群体正名和定位。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09
摘要:关于孔子“正名”,胡适诠释为“以名正名”,冯友兰诠释为“以名正实”。但不管是胡先生还是冯先生,都仅仅局限于西方哲学的逻辑学和认识论的立场。从理论上讲,孔子“正名”中所涉及的名实关系根本不属于逻辑学和认识论的领域,而是属于鄙人所谓实学的领域。“正名”方法虽然不能作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但却是一切人文学科的普遍的方法论原则。从实践上看,“正名”所涉及的问题也就是现实中的“打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