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元素在党成立之际就已经历史性出场,贯穿在党的先驱们的建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主体自觉性,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客观历史依据和自觉主体基础。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党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根本宗旨等具体化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中,所形成的崇高精神境界、优良工作作风、高尚行为典范等,经过提炼升华而形成标识性的精神概括并为全党所遵循,在全社会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中国共产党精神在“两个结合”过程中不断生成、丰富和发展,在不断向实践飞跃的过程中形成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4-18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在新政治学的建构中,很明显,我们需要阐释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和领导地位的历史经验,这也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相辅相成。中国政治学之新,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兼收并蓄四种思想资源,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建立新政治学,需要对这四种资源做取舍,既要继承、借鉴,也要摈弃不合理的东西,然后研究新的问题。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4-18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我们今天讨论的新,不是一般讲的推陈出新,也不是泛泛而谈的与时俱进。我想大概是意识到中国积累 40 年经验,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我们深知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用功以外,必须要树立一个明确的本土化的自觉意识,对现存的知识结构和话语体系要进行批判性的清理和创造性的转化,来服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适应中国学术自主发展的一个时代需要。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4-18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现代中国确实在呼唤着新的政治科学,一种基于时代、基于中国经验也基于比较政治学视野下的新政治科学。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4-16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这个讨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走到今天,我们确实需要新政治学,另一方面,其实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个起点可能跟美国当时建立新政治科学的时候不太一样。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 20 世纪 50 年代 60 年代,西方人空前自信,尤其是 50 年代空前自信,因此他们说搞学术共同体,讲学术共同体,搞出一个个的范式,最终成为一个面向全球的思想供货商。我们觉得西方政治学不行、不能解释中国,但是怎么建构我们自己的学科呢? 必须承认,一些学者似乎反对这种做法,因为他们相信 “历史终结论”。我的发言主要围绕对共产党的理解来看新政治学或者新政治科学。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通过顶层设计,总结历史经验,搭建活动场域,培养文艺队伍,最终形成了通过举办晚会进行娱乐抗战的模式。晚会面向中共内部、国民政府、民主人士、国际人士、群众等不同社群,类型多元、具体,形式自由、民主,内容充实、丰富,成为中共发展抗战文化、承载革命符号、输出革命形象的意识形态舞台。晚会坚持抗战本位、历史本位、人民本位,既密切干群与军民关系,加强与国际及民主人士交流,进行全方位抗战动员,又塑造革命正统,争取抗战话语权。晚会将娱乐场域变为抗战场域,将夜间时空变为抗战时域,同时也延展了中共革命动员的时空范围。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07
摘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共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关于长征的历史书写,由概念到精神,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逐渐演变为独具魅力和中国特色的长征话语体系,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时代,从概念史角度多维度透视“长征”概念的语义指涉,精神标识方面多维度解构“长征精神”的内涵特质,话语互动层面整体性审视“长征语义链”的耦合联动,无疑为深化长征研究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视角。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12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开启、推动和引领中国改革事业的进程中所凝练出的一系列深邃而独特的改革话语,绝非简单的实践映射或经验归纳,而是对改革 实践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改革理论核心逻辑的精准表达,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意蕴。展开来讲,这种意蕴内在地包含于改革的整体进程、内在规律、基本原 则和目标指向之中,外在地表现为求真务实、人民中心、平等追求、正义法治、敢闯敢试以及核心权威等突出特征。当前,深入剖析并准确解读这些改革话语,不仅有助于增强改革话语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强化其解释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洞 悉改革的本质规律与正确方向,从而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5-28
摘要:“赶考”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永恒课题。“三个务必”实质上回答的是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党究竟以什么样的状态“应考”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赶考”视域中,“三个务必”有其内在生成逻辑,即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赶考”理念,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赶考”实践,缘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赶考”面临的新挑战。“三个务必”从三个维度分别深刻回答了“赶考”“从何出发”“向何处去”,“承何传统”“以何作风”,“凭何意志”“增何本领”的问题,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准确把握“三个务必”,增强“赶考”的历史主动;时刻谨记“三个务必”,永葆“赶考”的清醒坚定;严格做到“三个务必”,践行“赶考”的使命担当。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16
摘要:腐败如同狡猾的病毒,随时代变迁而不断进化,其形式和手段日益复杂多变,持续挑战着党和社会的廉洁底线。反腐败作为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以其自我批判性、根本彻底性、持续动态性和全民参与性的独有特质,结合百年历史经验,创新领导体制机制、党纪法规体系、队伍培养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反腐智能手段、国际合作机制的实践路径,向着一切破坏党的政治生态的病毒全面出击,坚定不移捍卫党的健康纯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期稳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4-02
摘要:“九个以”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为继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坚强保障。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3-18
摘要:“九个以”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为继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坚强保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九个以”以及党的自我革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从原则要求、奋斗目标、路径方向三个方面剖析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具体实践路径奠定了理论之基。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0
摘要:执政党形象是执政党的本质属性、执政理念、执政绩效的整体反映,是人民群众判断、认识执政党的重要依据。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形象提出再塑要求。再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形象,既是把握党情、国情、世情提供的时代际遇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外在表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诉求、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围绕再塑党什么样的执政党形象、如何再塑党的执政党形象这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目标定位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前提、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动力支撑、以实现强国复兴为使命的价值旨归;在实践路径上,强化正风肃纪、推进伟大自我革命、创造让人民满意的执政绩效,以百年大党的蓬勃朝气凝聚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伟力,在中国人民千年夙愿的实现过程中擘画成功党治形象的宏伟蓝图。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伟大的党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征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中涌现的英雄由共同的精神因素聚合成一个共和国英雄群体。这个英雄群体所书写的英雄事迹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所彰显的英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呈现,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的赓续与传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精神对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必须坚定地传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精神,以数字赋能不断推进英雄宣传方式的智慧化重塑,以阵地加持逐步实现英雄教育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以顶层保障持续加强英雄精神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建构,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注入持久的精神力量。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17 合作期刊: 《三晋基层治理》
摘要:协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科学内涵看,党的自我革命具有“为何、何时、何为、如何”四个维度;按历史的脉络和线索划分,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创造了伟大成就,实现了社会的深刻变革。从辩证关系看,社会革命促进党的自我革命,表现为社会革命不仅催生政党运动而且为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任务、指明方向、构成外在驱动力;而党的自我革命又是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在历史转折时期更多表现为引领作用,在历史稳定期更多表现为推动作用。“两大革命”的辩证关系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深刻把握自我革命的独特规律,协同推进“两大革命”的进程,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延安时期,党在纪律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完善纪律文本、深化纪律教育、严格纪律执行和加强执纪监督,建立起了一套系统有效的纪律建设体系,为党的稳固发展和赢得对敌斗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强化了党的政治领导,维护了党内外团结统一,锤炼出了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有力推动了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发展。这一系列探索实践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纪律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识别并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纪律制定、纪律执行、纪律教育和执纪监督,确保纪律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摘要]国家本体安全事关国家自我的“存在”。保障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免受美苏两霸的侵略与控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国家本体安全的重要关切。为抵御美国来自海上的威胁,海防成为“向海图存”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冷战局势赠变对国家本体安全焦虑所产生的阶段性影响,因时制宜调整海防战略:从“一边倒”时期的“建设强大海军”,到“两个拳头打人”时期的海防回缩,继而至“联美遏苏”时期的“近海防御”。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党的海防战略演进的历史经验,对科学推进新时期“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洋战略仍具借鉴意义。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6
摘要:勇于自我革命是当代共产党人自觉树立历史思维、科学把握历史规律、主动破解历史难题、积极推进历史变革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方式和赢得历史主动的根本前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人民主体论的自觉坚守;二是对历史规律论的自觉把握;三是对历史周期率的主动破解;四是对革命辩证法的自觉运用。
分类: 政治学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摘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始终,充分体现在伟大长征历史中。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的长征文化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相生相成,长征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同源共生,长征文化是涵育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价值标尺和精神源泉。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将长征文化融入党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长征英烈的榜样力量激发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运用纪念长征胜利的政治仪式强化初心使命教育、以丰富多彩的长征文艺作品将党的初心使命沁润于心、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打造初心使命教育的精神殿堂等宝贵经验。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4-12-30
摘要:自我革命的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质,它助力党从微小成长为强大,从失败中重振,并逐步迈向成熟。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实质上是一段自我批判与自我革新的历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历程中,党对推进自我革命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宝贵经验,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历史经验,对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