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25-03-20
摘要:从机械唯物主义的“人是机器”到智能时代人类对人与物质关系深入思考所衍生“机器是人”的哲学转变,标志着人类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深化思考,也预示着类人主体与社会历史主体的关系转变。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具身拟态化呈现,是确认“机器是人”这一哲学隐喻的极致呈现。人形机器人以“拟人化”的外观设计、自然交互能力以及情感计算技术为核心,实现了“机器是人”的人性表达。通过高度仿真的身体结构、类人化的语言与动作模式以及复杂的情感交互能力,人形机器人不仅增强了人机交互的自然性,也使其逐步被赋予人类社会身份。对人形机器人的考察表明,智能机器已经从单向的工具性角色转变为能够与人类进行认知交换、语言交流、情感交织的“类人伙伴”,并且在与人类共同社会生活中转化或替代人类的社会功能。人类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对智能机器的功能性认知,对未来技术伦理和人机共生社会规范进行渐进重构。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摘要:本研究旨在说明在当代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三化”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贯穿各个领域,法学领域所触及不到的其它领域,于当下而言俨然没有显著的界限之分,正如本研究所指的类器官智能,纵观智能科技乃至于“三化”的发展,其无疑对于当代的经济与法律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本研究以类器官智能为例,分析了现有法律研究、制度设计与智能技术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隔阂,本研究指出,在当前的科技发展下,传统法律的包容度仍然与其有所差距,惯性地加之以限缩、否定,惟经济法治之驱动,即提高包容,予以肯定下,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类器官智能亦或是其它智能技术才能稳定发展与开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才具有实质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