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1-12
摘要: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对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作了区分。他提出:“真命题的总和就是整个自然科学(或自然科学的总和)。”而“命题是现实的一个图像。命题是现实的一个模型。”因而,自然科学是关于事实的,经验的,可说的。但是,因为伦理学美学等等人文学科中没有命题,它们是关于价值的,超验的,不可说的,因而不属于科学。其实,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这些区分都是表面上的,定义性的,而按照本文的观点,科学与人文的标志性的本质区分在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真理性的最终标准是人的实践经验;而人文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最终标准都是理念。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东吴学术》
摘要:在高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由人工智能来做,原有的人力之过剩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一些大学不惜裁撤一些学科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丧失竞争力,甚至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显然与建设一个和谐与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的治国理念不相吻合,更无法实现在国际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设想。本文作者既热情拥抱科技,同时又坚守人文立场,认为对我们高校教师而言,主要任务依然是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而人文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正好就是人,这样看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便应首先考虑科技与人文的融通,以便率先构建一个科技人文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在作者看来,科技与人文不存在绝对的对立和对话关系,而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作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人文思维与科学思维不同的方面主要在于,它所诉诸的并非一致性,而更是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但这二者的对话和共融应该是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我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首先要构建一个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