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25-03-20
摘要:从机械唯物主义的“人是机器”到智能时代人类对人与物质关系深入思考所衍生“机器是人”的哲学转变,标志着人类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深化思考,也预示着类人主体与社会历史主体的关系转变。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具身拟态化呈现,是确认“机器是人”这一哲学隐喻的极致呈现。人形机器人以“拟人化”的外观设计、自然交互能力以及情感计算技术为核心,实现了“机器是人”的人性表达。通过高度仿真的身体结构、类人化的语言与动作模式以及复杂的情感交互能力,人形机器人不仅增强了人机交互的自然性,也使其逐步被赋予人类社会身份。对人形机器人的考察表明,智能机器已经从单向的工具性角色转变为能够与人类进行认知交换、语言交流、情感交织的“类人伙伴”,并且在与人类共同社会生活中转化或替代人类的社会功能。人类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对智能机器的功能性认知,对未来技术伦理和人机共生社会规范进行渐进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