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伴随着数智化转型的进程,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日趋深入,从自动化会计核算到智能化财务决策,智能系统正在重塑财会行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同时,这场变革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人机关系的讨论:智能系统发展的未来是替代人类工作还是最终成为人类的伙伴与助手?智能系统和人类工作者能否构建一种协同共生的模式,共同创造更高效、更智慧的未来?本文旨在探讨智能财务背景下的人机关系,分析人工智能对财务领域的影响,探讨智能系统与人类专家在财务管理和决策中互补合作的人机共生模式。通过案例研究和理论分析,阐述智能财务时代下人机共生在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有效性、激发创新思维、推动财务领域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媒介的物质形式和技术逻辑与特定时期的文明形态密切相关。对智能时代传播问题研究进行总结,不仅有助于相关学者直观理解研究进程,还可以此为契机,探索人与媒介等非人类行动者关系的演变过程,窥探人类文明未来的演变方向。本文通过对2015一2024年智能传播领域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从人类主体与非人类行动者两条主线分析发现,人类主体研究聚焦于主体性存续及人机关系问题,非人类行动者研究则围绕智能算法、技术资本、技术平等与技术伦理展开两方面研究,共同描绘了智能传播技术及其逻辑嵌入社会实践的过程。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ChatGPT 的横空出世重启了人工智能与人机关系走向这一经典议题。我们不能仅通过观察,分析和预测技术智能化发展过程就先验地推演人类工作模式的未来图景。严格意义上讲,这既是一个技术命题,也是一个制度问题,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充分考量其背后的经济动因。任何关涉“替代论”的未经审慎的批判必然会蔽审思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工作图景,社会分工模式、人机协作关系等多维“视角"背后的真相。在对人类工作未来图景的“预思”中必须把握技术哲学视域外的经济哲学视域并洞悉技术逻辑背后的资本逻辑,如此才能真正还原出智能技术下人的解放逻辑所根植的社会分工历史语境,进而彻底“反思”未来应遵循的劳动伦理准则,最终依凭关于人机关系的哲学审视“虑思"哲学发展的“自我否定”和"他者否定”危机。必须将对人工智能及其发展的诸种猜论置于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构境中进行反思和批判,任何关涉人工智能超历史、超人类、超现实的争鸣或证明都必须接受时代和实践的终极检审。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呈现空前的高速发展态势,人与AI的交往方式和目标进一步多元化,从单向机械的服务型互动转向情感型交往。本团队基于社会渗透理论的框架,开展了两次纵向的长期实验,并辅以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研究以自我披露的程度、关系亲密的程度、发展深层关系意愿、相似程度和信任程度作为变量探讨聊天对象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关系发展以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研究发现:(1)参与者对 AI 的感知支持度与自我披露程度相关;感知支持度越高,参与者自我披露程度越高;(2)参与者与 AI 的关系亲密程度与自我披露程度相关;自我披露程度越高,参与者与AI的关系亲密程度越高。研究试图进一步明确人际传播与人机传播的界限,从而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向探索出更加适合的路径。
分类: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电车难题”式道德困境的讨论虽无助于理解自动驾驶汽车的真实问题,但此种自上而下的道德立法反映出以人为中心的控制倾向。然而,自动驾驶汽车是系统性决策为主的科技,人已经不再成为一个需要承担决策责任的道德主体。就此,面对科技发展中高度复杂的因果关系和风险状态,法律需要考虑风险分配的公平性,并确保人类基本的善和正义得到实现。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25-03-20
摘要:从机械唯物主义的“人是机器”到智能时代人类对人与物质关系深入思考所衍生“机器是人”的哲学转变,标志着人类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深化思考,也预示着类人主体与社会历史主体的关系转变。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具身拟态化呈现,是确认“机器是人”这一哲学隐喻的极致呈现。人形机器人以“拟人化”的外观设计、自然交互能力以及情感计算技术为核心,实现了“机器是人”的人性表达。通过高度仿真的身体结构、类人化的语言与动作模式以及复杂的情感交互能力,人形机器人不仅增强了人机交互的自然性,也使其逐步被赋予人类社会身份。对人形机器人的考察表明,智能机器已经从单向的工具性角色转变为能够与人类进行认知交换、语言交流、情感交织的“类人伙伴”,并且在与人类共同社会生活中转化或替代人类的社会功能。人类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对智能机器的功能性认知,对未来技术伦理和人机共生社会规范进行渐进重构。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新物质主义理论对智能媒介艺术创作的影响。新物质主义主张探索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将机器视为非人类参与者,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和塑造。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智能媒介艺术作为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艺术创作的实践形式,正逐渐成为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智能媒介艺术作品通过将人工智能内部的逻辑和运作方式转化为视觉艺术,试图创造出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的实践,突破既有的艺术形式范式。这种实践也引发了人机关系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新物质主义理论为智能媒介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探索艺术家在智能媒介艺术创作中融入新物质主义理论的观点,从而推动智能媒介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新物质主义理论对智能媒介艺术创作的影响。新物质主义主张探索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将机器视为非人类参与者,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和塑造。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智能媒介艺术作为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艺术创作的实践形式,正逐渐成为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智能媒介艺术作品通过将人工智能内部的逻辑和运作方式转化为视觉艺术,试图创造出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的实践,突破既有的艺术形式范式。这种实践也引发了人机关系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新物质主义理论为智能媒介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探索艺术家在智能媒介艺术创作中融入新物质主义理论的观点,从而推动智能媒介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