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制造业企业——以宁德时代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化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企业价值链各关键因素,从而拓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将价值创造主体由内向外扩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通过对宁德时代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运用数字化赋能价值创造主体,以实现企业价值链持续重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基础、捆绑信息资源和撬动产业边界的方式,对企业价值链重构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第二,数字化赋能是企业价值链重构的关键,且不同阶段对员工、客户、管理、合作、流程五个主体的侧重有所差异;第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价值链重构经历了“内部价值链优化一产业价值链整合一生态价值链构建”的演化路径。

  • 双循环视角下多重价值链互动对企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在双循环经济视角下,企业价值链迭代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环境中,虽然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重构、优化企业原本的价值链结构体系,但由于各种原因仍无法精准地统计出至今有多少企业实行了价值链优化策略,导致现有的研究数据无法立体化的展示出双循环视角下多重价值链互动对企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同时,相关的研究数据也呈现出较为零散的状态,缺乏系统性的整合和分析。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扎根理论法和波特五力模型,聚焦双循环视角下多重价值链互动对于企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问题进行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价值链重构与优化升级已然是企业适应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第二,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升级对企业自身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契合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总之,价值链互动对企业的影响呈正效应。

  • 全球与中国制造集群网络转型升级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主导,中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低端锁定”和“高端封锁”状态。当前,新冠疫情、数字化革命和国际贸易规则变化多重因素加速全球价值链重构,为我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的跃迁提供了绝佳机遇。首先,本文分析中国制造集群网络目前面临的困境,并从数字化、服务化和区域化三层面,探讨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中国制造集群网络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分别是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的深度融合,实现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和中部“凸起”的直接路径;以及重构国内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并逆向整合全球价值链的间接路径,以期为我国制造集群网络在全球价值链的攀升提供理论支持。

  • 嵌入与重构: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演进逻辑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0-17

    摘要:全球价值链(GVC)是国际分工合作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其源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相互契合。随着内在动力和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参与GVC分工合作的各经济主体随即开始调整经济行为,其结果表现为GVC的解构和重构。本文从多个视角对GVC重构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GVC分工演进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1)GVC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中枢神经系统,三大区域价值链逐渐形成并稳固;(2)超大规模市场提升了中国对GVC的影响,且技术进步推动中国逐渐向GVC中高端环节攀升;(3)GVC重构源于技术进步、经济特征以及政治环境三方面的动因;(4)GVC重构本土化、区域化和多元化三大趋势会对中国各方面产生现实挑战。

  •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中寻找突破口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决策与信息》

    摘要:湖北省在长江经济带价值链重构中面临区域竞争激烈、产业链“夹心层”困境、要素外流及生态经济协同压力等挑战。作为长江岸线最长省份,湖北需通过四大突破口重塑价值链地位:一是主导建设长江中游科创走廊,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探索零碳经济与生态补偿机制;二是推进数字李生流域建设,依托三峡工程与智能航运系统实现“黄金水道”向“智慧水道”转型;三是加快能源转型,打造全球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及纯电动集装箱船,构建内河绿色船舶示范体系;四是深挖长江文化经济价值,通过“遗迹+非遗+科创+产业”模式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策略层面要强调以“支点撬动”思维,强化硬科技策源地功能,依托武汉自贸试验区开展数据跨境流动等制度创新;构建跨区域产业飞地与创新共同体,通过“反向飞地”实现“研发在外、转化在鄂”;建立横向生态补偿与碳交易机制,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收益转化。同时,湖北需通过科创引领、数字赋能、能源革命与文化增值四维联动,破解传统产业升级滞后与新兴产业同质化竞争困局,最终形成生态保护与产业高端化协同的新型发展范式,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