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分类: 世界汉学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世界汉学》
摘要:蒙古人的入侵给伊朗和中国带来诸多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升温。由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和旭烈兀分别在中国和伊朗建立了蒙古政权——即中国的元朝和伊朗伊利汗王朝,蒙古统治者之间的亲缘关系使得元朝和伊利汗王朝之间的联系增多,伊朗与中国间的亲近与友好关系亦达到历史上的峰值。伊朗穆斯林以各种身份服务于可汗,如供职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从事秘书工作及担任军队指挥官等。本研究使用描述分析方法,充分利用文献资源以阐明在伊利汗国时期伊朗人与中国人进行了思想以及如医学、天文学、绘画、印刷等方面的文化交流。此外,这一时期波斯语在中国也繁荣发展,对元朝行政和军事部门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蒙语、汉语之外的第三大官方语言。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伊朗核问题历经了核计划诞生、核研发重启、核问题危机化、核谈判陷入博弈困境四个阶段。美伊关系是影响伊朗核问题走向的重要因素;伊朗能否遵守现行国际准则左右了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路径;伊朗能否与域内国家改善关系影响到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进程。当前,伊朗核问题的解决面临着美国单边霸权、全球安全赤字加重、地区治理机制碎片化等多重困境。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行动指南,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倡导对话协商、大国协作,积极参与伊朗核问题多边治理,为解决伊朗核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参与伊朗核问题多边治理的路径反映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和国际秩序观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