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为提高我国档案馆档案众包项目建设水平,完善档案事业发展平台,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运用网络调研法,分析英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四个国家档案馆档案众包项目的建设内容及特点,总结出改进众包项目设计、强化版权与隐私保护、完善项目过程管理、优化交互反馈渠道的建设经验,以期推进我国档案众包项目高质量发展。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针对气候问题的全球性挑战,我国提出碳中和作为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途径与调控目标。以消费为核心的大众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数字平台为碳普惠这一面向社会公众、聚焦大众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的机制实现提供了重要抓手。当前,支撑碳普惠发展的生态圈已初具雏形,平台、公众、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形成良性互动。本课题小组在大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并绘制了碳普惠机制图和碳普惠生态圈图,并在碳普惠发展的众多消费领域中聚焦出行领域的碳普惠平台的公众参与,构建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出行领域“平台-公众”分析框架。最后本课题小组以大学生这一碳普惠高潜力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研作为补充,得出大学生认同平台绿色功能、强偏好于物质激励、并在未来绿色出行活动参与上存在较大引导空间的结论。在整合以上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普惠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涵义。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基于国际比较视域,文章认为我国公众参与档案事业的核心内涵是指公众在法律支撑下,以提升自身参与 意识、打造多途径参与平台为手段,以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和满足公众档案文化需求为价值目标的档案工作新方法、新理 念。但从法律规定、档案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社会化程度来看,其只是档案事业国家模式主导下,以提升档案治理效能、 强化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和推动新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手段,在我国档案事业中处于辅助性地位。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在互联网与社会各个领域不断融合和社会公共服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档案众包这种依靠公众智慧和力量 开展档案开发利用的新模式逐渐兴起。但受到旁观者效应的制约,许多公众参与档案众包的积极性并不高。旁观者效 应在档案众包领域体现为档案众包期待大众广泛参与和由此导致的责任分散的参与悖论,这对档案部门、公众自身以及 档案资源都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可以从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两方面着手,通过迎合用户个性并进行支持性干预, 建立应对档案众包中旁观者效应的激励机制,不断促进档案众包的良性健康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05 合作期刊: 《城市学刊》
摘要:临时性城市更新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临时性使用现象,其核心在于通过更具灵活性和协作性的城市空间改造手段来弥补传统城市规划的不足。随着我国存量更新的持续推进,临时性城市更新作为存量更新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中的价值愈发显著,并呈现出促进场景重构、提供弹性更新策略、推动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等显著特征。临时性城市更新对于当前我国城市存量更新具有低成本迭代更新、以”小策略”有效补缺“大规划”的不足、以触媒激发城市活力、引导公众自发干预城市更新活动等四大重要意义,可以从价值转向、制度保障、平台搭建等三个方面出发,推进我国临时性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红色档案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手段和提升公众参与度已成为文化传播领域的热点议题。本文通过分析红色档案传播的社交媒体环境,探讨了红色档案在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并针对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村水环境治理是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探寻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模式既是对农村水环境长效治理的有益探索,也是对现有政府主导的“河长制”治理模式的重要补充,对实现宏观层面农村公共事务的“善治”有重要驱动作用。依据参与式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数字治理理论,按照公众参与程度不同,将 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分为决策型、管护型、改善型及监督型四种类型。通过对江苏农 村地区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实地调查,深入剖析和比较了四种参与类型所对应的典型参 与模式:村庄磋商小组、民间河长、以河养河与互联网+河长制。研究发现:四种模式各有优劣,参与主体及适用条件也不尽相同.公众主体认知强、村两委大力支持的村庄适宜村庄磋 商小组模式;治水氛围浓、双河长合作能力强的村庄适宜民间河长模式;市场化程度高、公众经营能力强的村庄适宜以河养河模式;数字化程度高、干群互动频繁的村庄适宜互联网+河 长制模式。就农村水环境的善治而言,公众参与边界仍需平衡,只有实现政府主导与公众参 与的有效融合、政府权力与公众权利的良性互动、正式与非正式途径的适度平衡,才能使河长制推进中持续吸引公众有效参与。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公众有效参与立法活动能够促进立法的民主性,提高法律规则的可实施性. 2018年12月,美国«国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实施细则)»公布于世。除具体条文 外,另有详尽的公众参与制定该规则的全过程记录同时发布。通过对美国公众参与立法的 全阶段进行分析发现,其公众参与立法程序较为完善且公众参与性强.结合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现状,提出引入“立法预先公告”程序,扩大公众参与主体范围、增加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适当延长公众评议时间、完善公众评议反馈制度、进行充分的立法信息公开等具体建议,切实保证公众在参与立法过程中获得现实参与感,以促进立法民主化、科学化,为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助力。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6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章在介绍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全美公民教育”倡议背景、项目内容及实施效果 的基础上,分析该倡议和相关项目的特色,即利用原始文件进行公民教育、服务范围广泛、层次性 强、实践活动效果突出、多机构协同参与。借鉴其经验并与我国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目标、任务 和要求相结合,提出从充分回溯优质档案资源、创新多样化的公民教育形式、开展特色实践教育活 动、加强相关机构合作共享等方面完善我国档案馆公民教育服务,切实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效能。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8-12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立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在全球治理视野下,发达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表现为:注重国家生物多样性物种差异,制定综合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发挥国家生物多样性政策引领,制定完善的预警监测制度;落实生物多样性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生物多样性法益保障;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打造全民联动的治理格局。基于此,我国应以构建立体化的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法治体系为基础,完善生物多样性安全监测预警机制的法理架构,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深化国际生物多样性法治合作,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