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双碳”战略目标的深入实施,正有力推动ESG理念在中国日益普及,并逐渐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全球市场竞争激烈、贸易形势严峻,积极践行ESG理念不仅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可能成为企业重塑出口竞争优势、开辟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双碳目标下企业ESG表现对其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扩大,但是对企业的出口倾向以及出口强度并没有显著影响;ESG表现对企业出口规模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存在,而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重塑企业战略认知,重视ESG理念的实践,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和参与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新常态下出口贸易的中心开始由“量”向“质”的转变,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部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出口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出口仍位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尽管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不断提升,但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对比分析了基于国内增加值的我国与日本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差异,并且探讨了战后日本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迅速提高的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由间接出口向直接出口的贸易方式转变对出口企业长远发展极为重要,是中国能否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能够提高企业的直接出口概率。渠道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扩张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企业的出口固定成本,进而促使企业更多地选择直接出口贸易方式。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扩张对民营企业、小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选择直接出口贸易方式的促进效应更大。最后,发现人力资本扩张促进了企业从间接出口向直接出口转变,并且这种转变还是人力资本扩张提升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和扩大出口规模的重要途径。从人力资本扩张的视角揭示了企业出口贸易方式选择与转变的驱动因素,对于理解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效促进出口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以推动本国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出发点,保障本国企业的出口及投资收汇安全。文章运用2003-2011年浙江省外贸出口额、22个出口行业和230个出口国家(地区)的贸易额,以及同一时间段内浙江省出口信用保险数据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促进出口贸易增长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其中,对具有较高风险、较高价值和较强外部融资需求行业的杠杆作用更为明显,且对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重要作用,保险公司要提高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和服务中小出口企业的能力。通过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进而推动我国出口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中美贸易摩擦日渐加剧的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出口企业重要的避险工具,在出口企业转嫁出口风险、提高风控水平、补偿企业损失、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采用2003-2016年浙江省出口贸易数据及保险数据(均不含宁波),通过统计分析、构建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试图进一步明确出口信用保险影响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出口信用保险计划下,国际信用评级的存在、投保概率的增加、对出口企业损失的赔偿均可增加浙江省企业的货款回收概率,从而优化出口资源配置、提高出口水平。实证检验证明了以上结论,并发现在面临金融危机时,浙江省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减小,其作用依然显著。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出口退税作为调节农产品出口最直接的贸易工具,长期以来,其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都是评估政府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依据,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待检验。以 2004−2013年农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主要考察了出口退税对出口农产品规模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提升有利于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增量提质”,是推动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其中,出口退税对公有制企业的影响中存在双重政策倾斜所引致的无效率问题。此外,出口退税率的上调通过减缓外部市场竞争、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等方式推动企业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升。基于金融危机的模拟实验发现,出口退税的质量升级效应仍然显著。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数字服务贸易是我国经济恢复与增长的新引擎,但我国数字服务贸易长期存在逆差,行业结构不合理。加强我国与RCEP伙伴国双边数字服务贸易合作,对推动我国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扭转贸易逆差意义重大。基于2005一2021年我国与13个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分析我国与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现状,进而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其出口效率与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自然因素看,人均GDP、人口规模、共同语言对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作用显著,地理距离、共同边界对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阻碍作用显著;从人为因素看,贸易开放度、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自由贸易协定、东盟“10+3"机制、区域贸易协定对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作用显著,利用外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有阻碍作用但不显著;从出口效率看,我国对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整体偏低,且市场异质性明显,提升空间很大;从出口潜力和拓展空间看,数字服务贸易RCEP伙伴国大多数是冰山型市场,极少数是扩张型市场,没有发展型和饱和型市场,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和拓展空间巨大。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深度挖掘出口潜力,应加快我国和RCEP伙伴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加强我国与RCEP伙伴国的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因地制宜与RCEP伙伴国开展数字服务贸易合作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文章分析中国对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出口额与出口国别结构,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2010—2021年中国对RCEP国家数字服务出口贸易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作用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中国对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出口贸易规模持续增长但出口的数字服务产品结构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共同语言对中国数字服务出口贸易起促进作用,地理距离起阻碍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效率、贸易和金融自由度减少贸易阻力,数字贸易限制指数、知识产权保护和关税水平增加贸易阻力,其中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对中国数字服务出口效率影响作用最强;为提升中国与RCEP成员双边贸易效率,应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本文深入分析数字服务出口贸易效率及影响因素,可为科学把握RCEP区域中国数字服务出口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保障手段,由于贸易摩擦及全球经济的复杂形势,国际贸易保险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对出口信用保险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主要作用,进而分析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设计不足、保费金额较高、机构设置不完善、发展不平衡、服务体系不健全、监管体系相对薄弱等方面。据此,文章从加强产品创新、降低保费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覆盖面、强化风险管理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市场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仅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以及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第三,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加工贸易及混合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促进效应不显著。因此,我国应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发挥数字技术应用对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作用,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稳外贸”是中国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从国际贸易网络的视角出发,旨在研究企业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对于稳定外贸的影响效应。基于2002—2016年CEPII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库、中国海关与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测算了企业层面的贸易网络地位,在此基础上从实证角度检验了贸易网络地位对企业出口波动的影响,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出发研究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贸易网络地位的提高能够抑制企业出口波动;(2)企业贸易网络地位主要通过实现出口多样化、降低贸易风险和保障中间品供给来抑制企业出口波动;(3)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贸易网络在抑制企业出口波动方面对于国有企业、中大型企业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效果更显著。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由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电动载人汽车组成的外贸“新三样”契合了国际市场对“新能源”“绿色低碳”的旺盛需求,其出口量迅猛增长,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服装、家电、家具“老三样”,为我国货物出口提供了新动力。浙江省作为我国的外贸大省,其“新三样”出口现状及竞争力值得研究。本文从出口规模、出口目的地及贸易方式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新三样”出口现状,并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TC指数和RCA指数对其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得出浙江省“新三样”出口规模呈上行趋势、出口目的地较为集中、出口竞争力强等结论,并针对性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通过搭建五个维度共计18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我国不同地区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得以衡量。基于此,本文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不同地区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效率损失可以通过数字贸易的发展来有效降低,同时产生了更多不确定性。因此,加快数字贸易发展有助于出口潜力的发挥,并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提质增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近年来,广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及利用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现状,搜集和整理2010—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广西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得出广西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制成品出口的影响最为显著的结论,并据此从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政策法规三方面提出建议,以供行业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自2011年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致使非洲对外贸易总额大幅下滑,经济增速快速下降。在经济结构性失衡、出口过度依赖、出口附加值低而且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的共同作用下,非洲经济在外部冲击下的脆弱性凸显。本文针对2000-2016年中两段经济衰退期(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2011-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研究表明,非洲国家出口产品集中度与该国在经济衰退期的抗压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基于引入出口产品质量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并进行适当拓展,文章从“量”和“畅”的双重维度,理论阐释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研究表明:第一,国内国际双循环“量”及二者交互作用,能够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第二,对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出口目的国,国内国际双循环“量”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国内国际双循环“量”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单门槛效应,随着双循环相互促进水平提高,其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弹性系数也越高。第四,畅通程度对经济循环“量”的作用发挥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国内循环之“畅”不仅影响了国内循环“量”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还透过国际循环阻碍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研究结论对于如何从“量”和“畅”的双重维度,真正发挥“双循环”重塑出口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本文基于2007-2016年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从整体、区域和时间维度上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总体上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但在互联网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影响上存在着区域差异,而且互联网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动态性,2007—2011年期间影响不显著甚至有抑制效应,而2012一2016年期间则大多呈现出促进效应甚至趋强的态势。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互联网+”行动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2019 年3 月6 日,英国国际贸易部正式对外宣布,英国新设立的贸易救济调查团队即日起开始履行职能,这标志着英国脱欧后独立实施贸易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主开展贸易救济调查取得重要进展。本文从欧盟现有贸易救济体制和英国脱欧后的贸易救济法律框架入手,以英国脱欧后对现有贸易救济措施和新立案件的处理为重点,分析英国独立实施贸易救济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政府和企业层面的相关应对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摘要:“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服务贸易这一新兴贸易形式为控制碳排放提供了新路径。本文根据最新的双边服务贸易数字化数据,选取中国与44个国家2007—2018年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出口服务贸易数字化水平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可知,中国出口服务贸易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抑制出口隐含碳排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依托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通过构建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0年统计数据,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权重来看,农药产业、资本资源和金融环境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农用机械产业、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所占的权重较小;第二,从贴近度来看,陕西省的基础设施资源、需求条件和金融环境尚可;第三,从时序变迁轨迹来看,2010—2020年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在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