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治学 >> 中外政治制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新时代共青团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既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要求,更是共青团改革攻坚的自觉。新时代推进共青团制度建设的出发点要立足于激发共青团在密切联系青年上的巨大制度优势,在党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这三个重大关系中推动制度建设。新时代共青团制度建设的着力点是要把握党团关系和团青关系这两个核心,不断激发党领导共青团工作、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和推进共青团工作管理科学化的五方面制度效能。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工会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实践路径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通过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阐述工会在国家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工会通过参与政策制定、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职工权益等实践路径,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这为工会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新时代推进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嵌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完善和发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智慧、历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进行了承继与发展,但是其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生态治理理念执行不到位、制度体系不健全、各主体参与不足、全球合作体系不完善等“卡脖子”的“短板”问题。基于此,必须从强化生态治理理念执行力、破除生态治理层面制度壁垒、构建多元主体生态治理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生态治理体系,协同推进生态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方位的振兴。由于农村毒品犯罪日益呈现出隐蔽化、家族化、复杂化、后果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当前,我国农村毒品犯罪治理面临着城乡经济失衡、基层组织涣散、禁毒人才匮乏、宣传教育不力等方面的诸多困境,故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组织引领、善用新兴技术、创新宣传方式,有效遏止毒品犯罪在农村的蔓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禁毒保障。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内法规学 发布时间: 2025-03-18
摘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作为一项关键机制,在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在党的自我革命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位。审计监督兼具显性的经济监督功能与隐性的政治监督功能,使其深度融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实践进程。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权力监督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及规制理论,分别为阐释审计监督在党的自我革命中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内在的理论逻辑支撑。为确保审计监督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独特效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不仅为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筑牢理论根基,更为实践操作提供清晰的路径指引,助力党的自我革命在新时代持续深化、稳步前行。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红旗文稿》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思想自觉,深入领会和把握蕴含其中的重大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实架构设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根基。要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更好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