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6-13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教师的尊严是基于人的普遍性尊严之上的职业尊严,属于人的社会性尊严,不是不可剥离的教师属 性。教师的尊严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超越历史的“教师的尊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 发展,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得以不断健全和完善,为教师的尊严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新时代,教师的尊严是一种时机成熟的理念,教师尊严的实现水平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也 是我国社会文明水平的标识。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儒商精神在现代管理境遇中能否内生,从其历史溯源、存在特质和实践内生等几个维度进行递进式分析。儒商(精神)的存在特质就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场,以商业文化的探讨为指向,探讨管理哲学视野下的组织文化的儒商(精神)向度。这种定位在儒家强文化势能塑造的惯习下,在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导向管理精致化的管理文化时代体现的管理模式中,其存在有实践需求。它的根基是具有中国本土传统文化支撑的商业意识形态。中国古代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广域单一儒家文化场内生出儒商精神,而面向未来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多元商业文化备选境遇中选择儒商精神,两种内生状态、程度迥异。面向未来对儒商(精神)在商业实践中内生应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在强国家主义主导下的传统儒家的强政治文化资源若仍主导儒商精神的塑造与重构,其既可以导向积极的儒商(精神),也可以因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消极内容使儒商(精神)在面向未来中导向一种颓废的商业意识形态。儒商(精神)面向未来实践需要重构,面向儒家原生资源挖掘其创造性、生生不息、有情有义的精气神,这可以优化并更新儒商精神内涵,为新时代全球化中的工商业文明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希冀。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16
摘要:“新的文化生命体”不仅是“两个结合”的历史生成,也是面向当下数智时代技术发展的现实生成。数智时代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面对数智时代的文化境遇,规范、克服、运用数智技术过程中生成的文化形态。数智时代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数智时代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境遇症候具有真伪融合、数智焦虑和灵韵缺乏的表现。通过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规范数智技术的有序使用以及在推进数智时代的双重任务中应对数智时代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境遇症候。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深化发展,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技术焦虑”与“技术应付”的两种状况。究其原因,其实质是高校管理者存在“技术崇拜”的认识思维。“技术崇拜”思维的作票,根本在于高校管理者存在教学加数字技术的优势假设,将“现代”简单等同数字技术以及在教学评价中偏重机器评教而轻视人的主体体验。因此,要走出“技术崇拜”的误区,需要在认识上以“技术理性”回归对教师“人”的重视;在关系上形成“人师”学生与“机师”的三维互联;在样态上建构教育场域中协作共栖的良性“技术生态”。从而帮助高校青年教师走出困境,实现人与技术的共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