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23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备受各界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坚守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经过20余年实践探索,创建了以校、政、研、推、企、农多元协同为保障,以在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一线建立多功能的试验示范站、汇集校地多学科人才团队、开展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构建“大学-试验站-示范园(示范户)-农户”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快捷通道加速成果推广转化为核心要素的农技推广“西农模式”,有效发挥了政产学研用各主体的资源力量,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成果转化,为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大数据时代,加强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监管是推动档案数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 助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在阐释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监管价值的基础上,基于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理念,围绕档案 数据开放共享的准备、进行与维护阶段,构建事前防控、事中监控与事后管控三者协调运行的监管机制,并从监管环境、 监管主体、监管技术等层面提出档案数据开放共享监管的实现路径,以期助益档案数据开放共享长期可持续发展。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传统金融监管在防控系统性风险方面存在监管割裂、立法碎片化等局限,亟待以系统思维统筹改革。在系统思维下,金融监管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立足我国创新驱动的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推动金融监管的体系重构和制度整合,适应金融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控的新要求。金融监管改革应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多元协同机制,包括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央地政府机构之间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与公安、司法、监察机关之间的协同联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法治保障是围绕系统性风险防范,制定融贯统一的“金融监管与稳定法”,相应修订单行金融业法,以体系化立法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在多元化融合发展趋势下,高校图书馆积极探索内外融合发展模式,在融合发展中优化资源高效配置,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提高社会竞争力,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高校图书馆通过发展理念、数智技术、复合资源等方面的融合建设,提升自身的内质核心元素,在此基础上与出版社、书店、驻地城市开展外延服务融合,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模式,同时探索“融合-融和-融活”的发展思路。[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多元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近些年智慧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升级中,高校图书馆寻求多元协同融合发展之路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资源融合、服务融合、平台融合上仍存在需要创新提升的空间,需要与时俱进地主动构建开放的发展体系,寻求协同互惠的拓展模式,融出质效与实效,在融合中实现创新性转型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碳审计是针对“双碳”目标的实现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的重要治理工具,也是能源审计和环境审计的重要构成。由于碳审计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关乎参与其中的多个角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碳审计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应实现有机协同,以确保“双碳”目标的实现。首先,从碳审计理论体系、碳审计对象与范围以及碳审计主体协同等视角,对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其次,从碳审计规制与标准、实施主体定位与人员技能、碳排放数据质量与审计证据获取、碳评价体系与碳信息披露等视角,梳理出我国碳审计实施的现状与主要问题。然后,运用系统论和协同论对我国碳审计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碳审计环境进行系统性分析,提出应构建“规制准则协同一审计主体协同一数据资源协同一信息披露协同”的碳审计多元协同机制,从而形成由政府部门、审计机构和专业组织、碳排放企业等多元化权利主体共同组成的协同治理体系。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对于高校而言,探索一种可落地的高校管理信息化“1+N”服务供给模式显得非常重要。针对高校内部二级单位各主体存在的管理分散、线下操作、信息闭塞等问题,围绕校级通用技术平台和资源这一核心基座,通过发挥高校多元主体的业务嵌套协同作用,赋能多种应用场景。解决二级单位管理信息化难题,提升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师生服务体验;减少流程重复,提升管理效率;强化师生数字技能意识,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破解“一网通办”困境,实现多层级协同纵深发展,提升管理服务的敏捷性;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促进二级单位成为数字化应用建设的主导者,激发全校师生的创新活力。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文章围绕涉海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体系,提出了“一核两翼三融合”的多维协同育人模式,以满足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对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建立以高校为核心,校企联合和国际合作为“两翼”,教育、科研、产业三方融合的培养体系。重点强调多元协同平台建设、跨学科指导团队组建以及实践应用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该体系不仅能提高涉海类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其国际化视野,而且能有效促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我国海洋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