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铁开通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蓬勃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本文基于CFPS 三期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 DID 模型,探究了高铁开通对农民幸福感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且该结论通过运用工具变量法、更换被解释变量的测量方法、更换解释变量的测量方法和运用 PSM-DID模型后结果仍然稳健: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县域高铁开通通过增加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提高医疗资源可获得性和提高农民旅游消费意愿,进而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因而,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实行宏观考虑、合理统筹与科学规划,促使更多的资源要素通过高铁线路从东部、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流动,让更多农民切实享受到交通设施建设带来的“增福效应”

  • 数字贸易提升城市环境绩效了吗?——来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不仅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的重要制度设计,更是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探索,对推动贸易数字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2011一2020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跨境电商综试区对城市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综试区设立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环境绩效,考虑了倾向得分匹配、剔除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效果对胡焕庸线以东、城市规模相对较大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的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综试区设立主要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和优化营商环境来提升城市环境绩效;综试区设立对试点城市的污染减排和经济发展均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实现了降污增长协同发展效应。研究结论为发展数字贸易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证据。

  • 营商环境优化、企业家精神与创业活跃度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营商环境贯穿企业进入、生产经营和退出市场的全过程,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风向标,决定着企业的成长性、活跃度、竞争力和成活率。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通过创新驱动新经济变革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此,在分析营商环境优化对城市创业活跃度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2一2022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多角度实证探析营商环境优化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营商环境优化显著促进了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这种促进作用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并且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特征;(2)机制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优化有助于保护企业家知识产权,帮助初创企业获得启动资金和成长资金,提升企业家创新和创业精神,进而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3)异质性分析表明,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创业效应在行政级别低、胡焕庸线西北侧城市以及人口规模中小城市更为显著;(4)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能提升当地的创业活跌度,而且还会对周边城市的创业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 低碳城市建设是否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量增质升”?一来自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改革措施,还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论文从绿色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视角出发,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45个地级市2007一202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低碳城市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城市建设对非资源型城市、东部地区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规制强度有助于强化低碳城市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促进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 数字经济政策可以提高居民幸福感吗?——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经济政策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也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至关重要。基于数字经济政策构建多期DID和空间DID模型,探究数字经济政策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政策的实施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政策可以通过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对居民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政策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效果会因数字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及市场化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异质性特征;此外,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数据要素集聚存在向邻近地区正向溢出的现象,从而提升了周边地区的居民幸福感。应积极推进数字经济政策,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释放数据要素集聚的红利。研究结论为推广数字经济政策和提升居民幸福感提供了理论依据。

  • 空气污染、排污权交易与区域环境质量提高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21世纪初,中国开始探索SO,排放权交易政策在中国的可行性,并逐步在不同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基于2000-2016年的省级样本,选取各省(市)被批准为国家SO2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确切时间作为政策干预时间点,采用多期DID和PSM-DID方法对 SO₂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第一,SO₂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地区的工业SO,排放强度,提高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且该结论稳健可靠;第二,SO,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污染末端治理与生产前端管控这两种污染治理方式实现了减排,且这些作用途径对SO,这一污染物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第三,若试点地区的政府环境治理意愿越强,但政府实际环境治理力度越弱,则SO₂排放权交易制度能发挥出更大的减排效应,同时高度市场化地区的大气质量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提出应加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针对性、指向性和引导性,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出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减排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