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疾痛到:疾病社会构建对犯罪行为影响的人类学研究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犯罪是社会越轨行为,疾病是身体的异常状态,疾病的社会构建与失范、越轨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在关于社会秩序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中,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失范对疾病的影响,而未关注到疾病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对失范的重要影响。疾病是剥离其主体与自我概念的介质,本文从疾病的自我解释、社会隐喻和社会身份化三个方面研究疾病对失范乃至于犯罪的重要影响,这一过程呈现“生命预期不确定——疾病继发性获益——抵抗中获得群体认同”的进路。对疾病与犯罪关系的细致研究不仅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是对社会学、人类学经典“失范”理论的有意义升华。

  • 基于社会理论的校园欺凌行为分析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发布时间: 2024-07-09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校园欺凌备受社会关注,社会失范理论能够为校园欺凌行为解构提供创新视角。对照社会失范行为表现,校园欺凌属于典型的个体失范,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关系失衡。当学生个体采用正当的“制度化手段”无法达到预设的“文化目标”时,可能会采取“低成本、高回报”的暴力化手段实现目标,校园欺凌便可能发生。当前,校园欺凌个体失范主要表现为积极欺凌者、摇摆欺凌者和兼顾欺凌者三种类型。校园欺凌治本之道在于通过推动教育转型、抵制同侪压力、压缩失范空间、多元协同治理等途径,重塑以规则为核心的校园秩序。

  • 民国前期报业与报律重建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民初以还, 政府曾数度制订报律, 反对者以有违言论出版自由原则、 立法程序违制以及民主国家多无报律为由, 激烈抵制。 这些反对意见并非都能成立, 但迫于舆论压力, 先后提出的几个报律均被废除。 报律废除后, 新闻领域呈相对法律真空状态, 虽客观上有利于言论表达, 但也导致报业无法可依, 野蛮生长, 严重失范。 面对这种局面, 国人开始反思, 却因政治分歧导致重建报律时的不同路线选择: 北洋政府提出 《报纸法案》, 试图通过法律路线解决问题, 由于政局动荡及报人意见歧出, 未蒇其功; 南方的国民党则通过政治解决路线, 在北伐推翻军阀统治后, 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报业法规, 民国报业失范状况有所改观。但因国民党专制集权, 产生比民初及北洋时期更为严重报业束缚。 近代报人追求新闻出版 “绝对自由”, 却种瓜得豆, 事与愿违。

  • 大学教师学术权力:表现、成因与规制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0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学术权力作为大学内部的基本权力形态,其规范运行对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弘扬大学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教师学术权力失范主要表现为教学权力失范与科研权力失范两方面。教学权力失范表现为教学内容选定随意化、教学方法选择单一化、教学对象评价私利化;科研权力失范体现为科研项目申报虚假化、研究成果发表关系化、研究经费使用私利化。原因主要在于大学教师责任意识的淡薄和价值观念的迷失,学术评价标准的异化和制约机制的乏力。学术权力的规制应以唤起学术良知为起点,以强化学术责任为纽带,以重塑学术价值观为终点;同时,通过完善学术评价考核制度,加强学术权力的层级制约,健全学术权力的约束机制,实现对学术权力的有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