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运用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全媒体传播的精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素进行分析,探索了全媒体发展具有的媒介精神生产者融合、媒介技术融合、媒介业务融合等特征和政治、经济、技术、消费者、传播者等五个方面的媒介融合影响因素,提出基于精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要素创新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路径:加强党的领导,优化顶层设计;全媒传播主体聚力,力争分合协同;以内容建设为根本,重在舆论引领;推动技术升级,关注受众接受;实现环境优化,创新建设格局。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地方主流媒体既是我国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基石,亦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内蒙古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北疆文化建设、人工智能实践和国际传播等方面涌现出较多的创新亮点,但三级融媒联动常态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内容供给力不足、融合水平发展差异大和全媒体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给内蒙古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带来了挑战。内蒙古主流媒体应秉持用户思维,适应分众化、差异化趋势,在内容生产和产品运营上不断创新,通过构建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内蒙古主流媒体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不断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为我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内蒙古经验。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大众传媒作用于会展活动主要包含信息传递与宣传推广的功能,同时会展活动有利于满足受众人群娱乐与体验、精神与归属的基本需求。当前,思政元素融合进会展活动中,主要存在缺乏思政教育功能与缺少红色文化资源两大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会展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包括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媒体矩阵、融入思政元素、优化宣传体系等方面,建议在选择媒体、加强联系、推广传播、注重内容质量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融入会展活动中,提高活动的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精准有效的宣传推广,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本研究仅供参考。
分类: 体育学 >> 体育人文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1-02
摘要:重大体育赛事视域下西媒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失真现象存续已久,基于意识形态视角分析,西媒在相关报道中常采用“明褒暗贬”、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捆绑交织操作手法,对中国体育体制和国家形象诋毁抹黑,故意对中国形象的客观呈现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引发的后果主要体现在削弱国家公信力与国际形象并损害运动员形象与权益等方面。西媒通过体育赛事失真报道中国形象的动因可分为主观层面的西方中心主义外化体现、客观层面的信源障碍与逐利本能作用叠加作用结果。研究认为,对于西媒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失真现象故意,中国要有说不的勇气和自信,对西梅的抹黑行为作出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要努力提升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强化体育赛事传播与透明度、构建多渠道信息发布平台等手段予以应对。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纵观消费市场,近年来互联网电商推动了许多新品牌、新品类的兴起,带动了许多新生品牌崭露头角。在全媒体传播视域下,本文以新品类果酒为例,首先,通过对果酒市场的分析,为果酒企业进行整合营销策略探究。其次,利用互联网全媒体渠道提升产品质量、销售服务水平,帮助果酒企业通过线上渠道提高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确立整体竞争优势。最后,利用全媒体营销策略提高果酒的影响力和符号价值,让更多消费者了解中国果酒的文化和工艺,占据小众酒类的长尾市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新媒体传播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国内对于品牌联名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品牌联名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在当下具有广阔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5个品牌联名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微信和抖音这两个新媒体传播媒介,基于4I理论的四个方面归纳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然后,从实证角度,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t回归分析法对传播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出品牌联名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给出提升品牌联名在微信和抖音传播效果的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为当地带来了机遇,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至关重要。非遗会展作为良好的交流和展示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广提供了一种新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特点,如更具文化性和艺术性、更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可以提高其深度和反思性,使展览更具互动性与参与性,在展览中营造情感和人文氛围,并建设数字展览,以加快媒体宣传进程。本文主要讨论了非遗会展新媒体传播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并重点介绍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非遗会展注重新媒体应用、完善活动体系、融合思政教育和构建数字会展四方面的内容,以供行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