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中国视角下农民住房保障路径优化研究——以浙江诸暨为例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住房是群众安身立命之所,保障农民居住权益关系国计民生.本文基于城乡中国的视角,在分析由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型引发的农民住房需求分化基础上,剖析浙江诸暨围绕农民住房保障所开展的实践探索及其成效,提出城乡中国阶段农民住房保障的优化路径,进而为其他正处于城乡中国转型阶段的地区提供实践参考.研究发现:一是随着城乡中国转型,农民住房需求在原有宅基地分配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改善性住房、城乡间可进可退的住房保障、城乡衔接的住房保障等多元需求;二是浙江诸暨面对城乡中国转型所带来的农民住房需求分化,结合宅基地制度改革,通过优化宅基地分配、推行多户共建、建设农村保障房等方式,初步构建了适应城乡中国阶段的农民住房保障路径;三是各地可从完善农民居住权益实现方式、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住房保障体系、构建宅基地市场化配置机制等方面着手,结合宅基地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农民住房保障路径.

  • 基层政府何以创造性执行农村试点政策?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5

    摘要:在多重约束性情境下,基层政府何以创造性执行农村试点政策?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聚焦云南省Y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实践过程,从“压力一能力”的分析视角出发,展现了基层政府创造性执行能力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第一,在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府既需应对科层体制刚性带来的资源错配与路径依赖,又需化解复杂治理任务衍生的风险积聚与问责压力,倒逼政府通过系统性能力建构突破治理困境。第二,基层政府能力建构遵循三阶递进逻辑:资源重构依托弹性化资源网络的建立;风险控制依靠目标序列优化与试点嵌套策略;知识生产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和协同创新网络,三者形成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基层政府在情境压力中进行自身能力建构的内在逻辑以及创造性执行的实现机制,丰富中国试点研究的一般性理论,拓展创造性执行的研究图谱,也为地方性实践提供参考。

  • 农村的现实需求、主要困境与应对策略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江西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经验,采用演绎归纳法分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需求和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为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结果表明:1)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助于策应“三产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农村社会治理提升等多维现实需求。2)改革面临村庄差异难以形成可推广的统一模式,村集体自组织能力偏弱使得改革内生动力形成难,政策稳定性不足导致宅基地历史问题处置难,退出宅基地再次利用优势不足使得闲置宅基地盘活难等现实困境。据此,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应坚持需求导向、系统思维、农民主体地位,以及先立后破的原则,对待历史遗留问题保持历史耐心,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因村施策精准推进。

  • 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基于2008年以来CSSCI来源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以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中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论文为数据样本,运用Sati、Spss26.0、Ucinet6.0、Citespace5.1等分析软件可视化呈现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的科学 知识图谱,并解释相关研究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文献数量呈保守型持续增长态势,研究力量较为聚集但合作网络效应仍偏弱,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空间分布较广,载文期刊总体较为集中和稳定.已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城镇化与宅基地退出、宅基地“三权分置”与乡村振兴等方面。未来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性问题或将集中在以下方面: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的权能落实与治理现代化,宅基地资格权的权利界定、主体认定及权利义务,宅基地使用权放活的目标、规则、风险及增值收益分配,宅基地有偿退出及退后利用管理。

  • 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潜在风险及其管控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0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新的制度优化举措,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制度绩效损失的风险,而产权治理结构是引发制度风险的关键因素。基于产权治理结构的视角,从产权安排、外部环境与主体因素方面构建了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风险生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改革实践中,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存在“弱市场十自保障”“弱市场十强保障”“强市场十自保障”和“强市场十强保障”等差异化产权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治理结构存在内在运行机制和环境适配性缺陷的不确定性,导致实践过程中产生宅基地权益难以充分实现、宅基地再配置与再利用效益不足等潜在风险损失。为防范和管控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风险,应从健全交易体系,完善配套措施,提升宅基地产权治理结构效率;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因地制宜推进改革,改善产权治理结构适配性等方面制订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 新一轮试点地区资格权探索与分析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宅基地资格权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设置的新型权利,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改革试点实践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前有关宅基地资格权的理论观点尚未达成共识,改革试点地区的具体实践操作多样。基于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 104 个试点县 (市、区) 和 3 个地级市的改革实践,全面梳理宅基地资格权实现情况,归纳总结其实现困境与争议。研究结果表明,试点地区有关宅基地资格权的认定标准不一致,资格权实现面临困境。要破解宅基地资格权的实践困境与争议,应从明确宅基地资格权主体认定标准、规范宅基地资格权权能内容、完善宅基地资格权确权颁证机制、构建宅基地资格权多元化实现路径、健全宅基地资格权退出机制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