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并生与一体和同:《齐物论》的世界观照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文史哲》

    摘要:《齐物论》中关于如何观照世界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世界相处的思考,对于树立人与世界共通和同的一体性意识具有积极价值。庄子认为,天地万物葆有各自独特性,任造化所生并呈现出“吹万不同”的差异样态。对千差万别的世界,各有成心的人形成了莫衷一是的认知与表达,造成了意见纷出、是非四起的分裂局面。庄子试图引导人们超越自我局限的是非迷误,让世间一切都照之于普遍之天,尊重各自本然的差异性,以空明心境去观照世界、应对人世,任由天地万象森然,人只以齐一视之,以此抵达超越虚妄是非的达观之境。庄子认为,在对世界的认知中,有限名言分割了无限之道,为了保全“道”的整全性,不要在“人为一律”的有限性思路上陷入无限循环,而应该改变观照世界的方式,以本质上的普遍同一性来看待世界,以静默的方式与世界相处并和而为一。由此,人应该如其所是地观照世界,超越是非、差异、争执与对待,从而随物自化、逍遥游世。

  • 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出口贸易的生存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外贸出现困局的当下,企业需要通过高质量的配套服务以实现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关注制造企业服务化问题的文献并不缺乏,但现有研究很少针对服务化与企业出口存续关系做出研判,以我国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做出相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估计结果表明,以收入占比衡量的产出服务化和以人员结构占比衡量的投入服务化都会对企业的出口延续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同时指出,服务化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的差异性并增强企业创新的能力来延续企业的出口外贸活动。相较于加工贸易,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其出口活动会随着服务化程度的加深而得到更有力的维系,且本土企业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服务化来延续自已的出口外贸活动。研究揭示了我国出口贸易和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深层次的发掘,探析到诸多潜在的规律特点。

  • 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处理好共同性和的关系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民族论坛》

    摘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其原因之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统一”与“多民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要在自觉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实际上,共同性和差异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的。如果说“统一”决定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共同性,那么“多民族”则生成了各民族之间语言、习俗、礼仪、服饰和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因多民族而生成的差异性所反映的正是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既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和生成了共同性和差异性,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使各民族能够安居乐业,就必须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原则。

  • 基层负担的应对及其情境逻辑——基于T镇的田野考察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求索》

    摘要:面对激增的任务与职责,基层干部并非被动承压或是一味逃避,而是在有限资源约束下选择性地分配精力资源、应对负担。借鉴组织平衡理论,从“行为可见性”和“行动效能”维度建立基层干部负担差异性认知与应对的分类框架,可分出忠诚———自主加码、准退出———弱化参与、呼吁———避责加压和混合———自我调适四种理想类型。基于T镇的田野研究表明,行动效能和行为可见性越高,贡献越容易获得组织认可,基层干部越愿意提升努力水平以适配更高任务要求(忠诚);行动效能不变而行为可见性越低,贡献难以被组织识别和认可,干部可能会维持既有努力不变、消极应对(准退出)。行为可见性并非越高越好,当行动效能较低时,基层干部更容易暴露在问责风险中而采取自我加压和避责策略(呼吁),而当行为可见性和行动效能较低时,负担应对依赖干部的公共服务精神(自我调适)。注意力配置结构的差异化、基层工作的非量化特征、内部资源结构非均衡化以及基层干部的工具理性计算与价值理性调适等共同构成了基层干部负担差异化应对的主客观情境基础。

  • 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及其时变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优化贷款结构,实现“精准滴灌”,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评估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贷款的传导效果及其动态演进和时变差异性,基于融资视角,利用时变参数混频向量自回归(TVP-MF-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促进贷款总额、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的增长,且对贷款总额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小微企业及涉农信贷的促进作用,其传导效应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成熟而有所增强。不过,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效应并不充分,还需要考核制度及其他政策的配合协作。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结构性问题,应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完善考核+结构性改革”三轮驱动、长短期结合的政策框架下,更加精准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激励;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根据政策需要动态调整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权重,加强信贷担保和风险评估等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配合;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体系与信用体系结构性改革,从根源上提升小微企业等主体融资能力。

  • 新时代对口支援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上市公司异地投资的微观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对口支援作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显著促进支援地企业向结对城市投资,有助于突破资本流动的“卢卡斯之谜”;该效应在国有企业、受援地市场化程度较低和结对城市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时更显著;对口支援政策通过传递制度压力、降低企业在受援地的投资成本、提升企业对受援地的信息和资源获取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对口支援下企业异地投资能够提升受援地和支援企业发展质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对口支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提供证据,也为深化新时代对口支援政策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启示。

  • 审计师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应对吗?——基于关键审计事项的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摘要:以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的审计流程为切入点,考察审计师是否会对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作出差异性应对。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审计应对的差异化程度,表现为客户的数字化程度越高,审计师披露的差异性应对措施越丰富,审计应对段内容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差异度越高。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非国有、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审计师经验丰富或投入较多审计资源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差异性审计应对的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内部控制体系异质性的提高、针对性审计程序的增加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审计应对差异化程度的作用机制。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审计师对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差异性应对促进了企业经营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步提升。研究从差异性审计应对视角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师行为影响的文献,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审计师优化工作流程和改进工作方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