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松管制与劳动收入份额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在通过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发展成果是否合理分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直接促进了市场主体进入,进而通过影响企业的垄断势力、创新研发和投资活动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主要来自员工工资待遇的提高而非员工数量的增加: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劳动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此外,政策效果在不同政府干预水平的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本文为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中欧BIT 谈判重点、难点及策略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当前中欧BIT 谈判正处在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谈判重点领域包括市场准入、争端解决机制的模式选择、对等开放、强制技术转让和公平市场竞争等,谈判难点主要体现在双方诉求的满足、新旧投资协议之间关系的处理,以及如何平衡投资者利益与东道国利益问题。中方在谈判中应采取高标准定位谈判目标、必要时适当让步和加快推进的策略。中欧BIT 谈判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加深中欧之间的投资合作和扩大相互投资规模,有利于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还有利于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投资治理和投资规则的制定。

  • “一带一路”农产品跨境贸易与贸易壁垒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平台,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准入与贸易壁垒是影响“一带一路”农产品跨境贸易的两个关键问题,分析农产品“一带一路”跨境贸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产品跨境贸易的市场准入与贸易壁垒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提高“一带一路”农产品跨境贸易市场准入与降低贸易壁垒的策略,包括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培训、创新农产品出口模式、建立农产品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标准的制定等措施,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

  • 营商环境建设对民营经济的影响分析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对其成长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以营商环境的构建和改善为视角,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中政策支持的力度、市场准入的便利度、行政效率等因素是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变量。本文选择了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的300家民营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深入访谈及收集相关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民营企业在营商环境中的感受和反馈。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营商环境差异对民营企业经营产生了显著影响,且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敏感度更高。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加强为民营经济服务的机制保障和工作渠道的畅通;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民营经济开辟资金金融渠道;创造社会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等政策建议,旨在指导政府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民营经济活力,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我国企业内外贸一体化提供了重要契机,面对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企业正积极探索内外贸一体化的新路径,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十分必要。我国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准入壁垒、信内外贸分割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在政策方面,加大政策力度、改善国内营销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市场方面,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降低流通成本、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培养复合型人才;企业方面,调整发展方式、加快流通渠道建设、转变发展观念,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综上所述,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及国际市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实施上述对策建议,可以有效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放松管制的就业增长效应研究——来自负面清单的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以2016年起分批试点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外生冲击,探究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力雇佣规模,其平均就业增长效应约为5%。机制检验发现,投资效应和产出效应是其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且不同机制对劳动力类型的影响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低、企业融资约束越低、垄断势力越强以及劳动密集度越高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就业促进作用越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够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研究揭示了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作用,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学理支持。

  • 第三方智能投顾平台的风险分析和对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科技的发展进步往往会催化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渐渐与人们日常生活深度结合,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稳步向好持续发展的状态,人民的财富不断增长。在此基础上,基于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智能投顾业务也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并以高效率、客观性、低价格诸多优势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呈现出迅速发展态势。但与智能投顾业务野蛮生长同时出现的便是监管落后所导致的市场风险,其中第三方智能投顾平台相较传统金融机构智能投顾平台和互联网公司智能投顾平台具有更典型的风险特征。本文从第三方智能投顾平台出发,具体分析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资信风险、合规风险、投资者风险和算法风险,并提出针对第三方智能投顾平台风险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于投资者与平台关系,要着重保护投资者权益,完善适当性制度;对于智能投顾业务与现有金融制度的矛盾,要明确智能投顾的市场准入条件,且逐步开放全权委托;对于算法监督,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开拓监管思路,实现对智能投顾技术监管的成熟化。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