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采用我国1997~2021年的省际平衡面板数据,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政府调控、市场化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表明:政府财政政策调控与市场化水平共同促进了区域信贷市场的发展,但是政府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抑制了信贷市场的发展;政府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与有效的市场机制共同促进了股票市场的发展;政府财政政策调控手段促进了保险市场的发展,但是政府货币政策调控不利于保险市场的发展。调节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在政府财政政策调控促进信贷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水平表现出增强型调节效应,但是在政府货币和财政政策促进股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水平没有表现出调节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市场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政策对于信贷市场发展呈现非线性效应,政府货币政策对于股票市场发展也呈现非线性效应。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01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金融发展为降低农户收入不平等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构建数字金融发展、市场化水平影响农户收入不平等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抑制农户收入不平等,市场化总水平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市场化子维度能显著强化数字金融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抑制作用略强于数字化水平,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并且市场化总水平也能显著强化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水平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农户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通过全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影响着传统金融体系,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亟须数字基建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在实体企业金融化愈演愈烈的经济环境下,以“宽带中国”战略的推进作为外生事件,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数字基建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建存在金融化效应,在战略实施当年就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产生影响且持续增强,在通过替换变量、PSM-DID、剔除特殊样本和安慰剂检验后结果仍稳健。影响机制表明,融资约束在数字基建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基建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为金融资产配置提供资金来源。外部环境的调节机制表明,较高的地区市场化水平会促进数字基建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但较高的金融监管水平会抑制数字基建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和内控水平较高的企业通过数字基建获取资金的边际效用较低,内外部监管不足会导致管理层和大股东出于投资替代动机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因此,要继续加大数字基建投资力度,校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信贷资源错配属性;企业应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效解决企业金融化背后的委托代理问题;金融监管部门要发挥数字基建的靶向治理作用,监管识别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动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政府补贴作为支持和引导粮食行业转型发展的直接手段,对于粮食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我国粮食企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政府补贴对粮食企业流通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有助于提升粮食企业流通效率;异质性检验表明,政府补贴对粮食企业流通效率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粮食企业以及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表现更为明显,同时新一轮粮食流通改革强化了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面板门限回归结果显示,在市场化发展处于高水平、一般水平和低水平阶段时,政府补贴对粮食企业流通效率均会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处于高水平阶段时最大,处于一般水平阶段时次之,处于低水平阶段时最小。因此,现实中应该重视政府补贴的有效激励效用,以最大化政府补贴对于粮食企业流通效率的贡献;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市场化发展水平,以及针对企业性质和地区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方式,以最大化政府补贴的政策效果。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统计与决策》
摘要:数字普息金融可以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减貧增收等方式推动共同富裕进程。文章选取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发展性、共享性、持续性三个维度测度共同富裕,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急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急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正向空间滙出效应:市场化水平在数字普急金融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门槛效应。因此,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跨区城协调发展机制,提高市场化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5-22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以开放系统理论为基础,讨论制造商采用多元化的渠道对两种不同形式的渠 道冲突的作用,以及市场化水平对渠道多元化与跨渠道冲突、渠道内冲突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从中国制造商一方收集520份调查数据,引入市场化指数二手数据,应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检 验假设。文章的数据检验结果发现:第一,制造商采用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会导致制造商内部各条 渠道之间产生冲突,也会加剧制造商与同一条渠道内合作经销商之间的冲突;第二,制造商采用 多元化渠道通过加剧与同一条渠道中经销商之间的渠道内冲突,进而降低企业绩效;第三,市场 化水平会弱化渠道多元化对跨渠道冲突的正向影响。文章最后从理论贡献、实际应用和研究不足等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经济界》
摘要:文章基于2013一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等多种计量方法研究了要素流动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显著促进本地区域创新,且对周边地区产生“虹吸效应”。在南北方地区具有显著差异性,南方地区发明专利创新更显著,北方地区其他专利创新更显著。(2)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抑制劳动力流动和促进资本流动推动区域创新,且对市场化水平产生虹吸效应,从而扩大区域创新的虹吸效应。(3)公共基础设施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强化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促进影响。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建议在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区域创新的同时,也应平衡创新资源和人才过度集中于某些区域的现象。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面板模型测算了区域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双向FDI 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具有左偏特征,存在改进空间;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均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然而,随着各地区整体制度环境的改善,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加深,双向FDI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会逐渐减弱。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以2011—2022年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数字金融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金融错配的中介作用。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数字金融可以降低金融错配,进而促进数字化转型;第三,数字金融对非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加显著;数字金融对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本研究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