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摘要:单纯从备课和讲课的技术层面理解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是不够的,还应体现在“养课”方面,即教师本人为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修养个体品德、培养能力素质、滋养教学环境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涵育养课的功夫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六个要”是养课的根本,践行“八统一”是养课的关键,营造“好氛围”是养课的实招。抓住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在讲台上“立得住”,抓住关键,才能“站得稳”,而有了实招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好”,从而彻底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问题。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以教育家精神上好思政课,既是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的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思政课教师应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切实发挥好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使思政课真正起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摘要:“大思政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借助系统性的思想与方法将相关要素集聚起来、协同发 力。 在“大思政课”系统中,相关主体不仅要各自动起来,也要达成有机联系,形成“动态调整+系统 优化”的整体协作效应。 将系统思想、方法转化为具象性的实践路径是思政课建设打破孤立模式和 封闭系统的关键。 在此方面,天津市“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探索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善用 “我们”,做好改革的接力与借力;二是强化融合,在整合、协作的基础上系统发力;三是聚焦盲点,深 化融合机制建设。 “大思政课”在未来一段时期需关注融合机制建设,聚焦“大思政课”运行中反馈 的问题、难点和盲点,在“如何融”“哪方面融” “融得如何”上进行可操作的流程设计,引领多方主体 进一步打造形成融合发展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摘要:一线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是从根本上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思政教育水平提高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从六个方面描摹了新时代教师应然状态下的集体画像,为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要求和成长路径指明了方向。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帮助高中思政课教师走出教学困境、激励教师提升职业境界、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的高中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人民性、真诚性、实践性,抓好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站稳人民立场、提升道德境界、发展数字素养,让教育家精神在教育教学的长期实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思政课教师必须厚植家国情怀,这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必然,也是育人传道角色定位的使命召唤,还是百年变局与战略全局的时代要求。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怀内在蕴含着“正己立德,怀德自重”的修身准则、“厚植家德,纯洁家风”的齐家之道、“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宏大格局。思政课教师厚植家国情怀要做到知行合一、躬行实践,学习和感悟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传承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精神基因,在制度养成和风尚引领中提升精神境界,努力成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象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程度的重要表现,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数字时代,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成熟与多维应用,面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实际需求,两者的结合具有内在契合性和现实必要性。把握大数据的功能价值、应用场景以及内蕴的思维理念,厘清形象建构的内在规律和一般过程,能够有效探赜大数据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多维进路。大数据通过作用发挥有效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养提升、结构优化和精准治理,在主体强化中更加主动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设计的理念革新、形象塑造的系统实施、形象传播的融合开展,在环节优化创新中更加有序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破解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之间的矛盾、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形象现实表征和实际感知之间的矛盾,在推动矛盾问题破解中更高质量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大数据通过助力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建构的综合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外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优化中更高效地建构思政课教师队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