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海军损失惨重,但人才培养依旧坚持下来。采取异地搬迁办学、开展军官短期进修培训、派遣人员赴欧美海军强国留学等方式,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培养了一批海军人才,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着培养规模小人数少、派系斗争导致人才流失、条件受限影响培养质量等问题。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通过顶层设计,总结历史经验,搭建活动场域,培养文艺队伍,最终形成了通过举办晚会进行娱乐抗战的模式。晚会面向中共内部、国民政府、民主人士、国际人士、群众等不同社群,类型多元、具体,形式自由、民主,内容充实、丰富,成为中共发展抗战文化、承载革命符号、输出革命形象的意识形态舞台。晚会坚持抗战本位、历史本位、人民本位,既密切干群与军民关系,加强与国际及民主人士交流,进行全方位抗战动员,又塑造革命正统,争取抗战话语权。晚会将娱乐场域变为抗战场域,将夜间时空变为抗战时域,同时也延展了中共革命动员的时空范围。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在全面抗战及内战时期,企业、商号设置暗账来实施投机及避税行为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所谓“暗账”,主要是指经营主体设立内部私密账簿,记录真实资产、经营及负债情况。与此相应,“明账”即为假账,用以应付政府及税局稽查。裕华公司最初设立暗账是为了逃避战时经济管制下的政府限价、物资管制政策及营利事业所得税稽征。早期较为简单且为局部建账,随着形势变化,裕华公司的暗账不断系统化,嵌入经营管理体制之中。除了通过暗账来实施内部财务管理,还为公司的逃税、黑市交易及外汇买卖遮目。政府深知暗账危害,也采取措施打击,但面临信息不对称及稽查能力不足的难题,始终未见成效。暗账的存在及清查困境一方面意味着战时秩序下企业的经营方向发生变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出现严重的制度裂缝。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8-04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领导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在长期的敌后游击战争中,领导平原游击战争,创建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平原根据地;提出“游击战正规化”的思想,合理设置部队编制,提高官兵军事文化素质,根据形势制定多种游击战法,打破敌人的“扫荡”;正确处理了抗战中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关系,既发展了自己,又消灭了敌人。聂荣臻领导下的晋察冀游击战争实践及其经验总结丰富了毛泽东游击战争战略思想。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淞沪抗战爆发后,原本散落在沪市各地的米店纷纷迁入公共租界与法租界避难,两租界一时间成为沪市米粮交易中枢。随着战事内移,上海及其周边产米区相继沦陷,日军加紧对沪市内陆及海上交通运输管制,沪市米粮来源不畅,加之大批难民涌入租界,租界米粮供应危机始现。为调剂民食起见,公共租界及法租界当局联合沪市米业团体,在疏通米源和加强米粮运销管理方面不断做出努力和尝试,并最终实现粮食供应由依赖国米到依靠洋米的转变。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强行进驻公共租界,并逐步将米粮配售纳入日军战时所推行的“计口售粮”体系之中,但由于粮食配售数量远不及现实需求,民食状况更加不堪。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4-14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工人运动策略,对工会性质、任务、作用和在抗日战争统一战线中的策略等问题作出方向性规定。通过颁布决议、发布指示,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路线、方针、策略指引,组建赤色工会组织,持续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14年之久,虽然开展工运极其艰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工人阶级同各阶层人民一样,从未停止过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本文探讨了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工人阶级的状况和境遇;党领导东北工人的斗争实践,挖掘了工人支援抗联,组建赤色工会等具体事迹;通过东北工人运动的历史实践,揭示了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中国特色工人运动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工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党的群团工作的优良传统。工会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需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重要职责和使命。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3-18
摘要:纪念活动是中共情感表达的载体,中共纪念活动饱含情感,中共烈士纪念活动尤是如此。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纪念所有为中华民族利益牺牲之士,集中表达了对烈士的尊崇之情、对国家民族前途的自信与担当之情、对国际友人和国际社会的感激之情、对法西斯帝国主义的痛恨之情。中共烈士纪念活动情感表达提升了中共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中共情感认同、实施了有效的抗日情感动员。这一历史显示情感及其表达对中共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会借助各类美术作品建构自己的革命话语,以此来动员抗战并传播政治理念。延安木刻作为中国革命的历史“相册”,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特殊表达,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向工农大众渗透的重要媒介,也是解读革命文化的重要图像。在党的领导下,延安木刻家“刀刻”革命,将枯涩难懂的文字转换成活灵活现的生动画面,将高大上的“政治用语”转换成接地气的“生活用语”,因而赋予木刻“红色”印记和“政治”符号,形成独具特色的革命话语。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11
摘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各抗日根据地围绕生产自救广泛开展了二流子改造运动。透过“以劳动改造人心”的常规解读,事实上,“人心”的成功改造更是一个关于生产劳动之“理”的复杂沟通过程。本文以“自力更生”作为“说理”话语的实践观察点,试图廓清:共产党以“人情”入理,切中二流子内心渴求;以“劳动”改命,激活二流子社会尊严;以“解放”为责,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成一个阶级共同体的“说理”实践全过程。最后尝试表明,“说理”不仅是二流子得以成功改造的关键环节,更是中国共产党有效组织群众,成功发动群众的核心所在。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2
摘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各抗日根据地围绕生产自救广泛开展了二流子改造运动。透过“以劳动改造人心”的常规解读,事实上,“人心”的成功改造更是一个关于生产劳动之“理”的复杂沟通过程。本文以“自力更生”作为“说理”话语的实践观察点,试图廓清:共产党以“人情”入理,切中二流子内心渴求;以“劳动”改命,激活二流子社会尊严;以“解放”为责,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成一个阶级共同体的“说理”实践全过程。最后尝试表明,“说理”不仅是二流子得以成功改造的关键环节,更是中国共产党有效组织群众,成功发动群众的核心所在。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会借助各类美术作品建构自己的革命话语,以此来动员抗战并传播政治理念。延安木刻作为中国革命的历史“相册”,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特殊达,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向工农大众渗透的重要媒介,也是解读革命文化的重要图像。在党的领导下,延安木刻家“刀刻”革命,将枯涩难懂的文字转换成活灵活现的生动画面,将高大上的“政治用语”转换成接地气的“生活用语”,因而赋予木刻“红色”印记和“政治”符号,形成独具特色的革命话语。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4-02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得到极大增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有效实现了软实力从“吸引力”到“合法性”的转化。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抗日旗帜、“统一战线”主张、红色政权实践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吸引力”;到了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引领力、组织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国际影响力等软实力有效增强了自身“合法性”。具体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以话语建构机制、能力示范机制、外部塑造机制的软实力转化机制,成功实现了从“吸引力”到“合法性”的升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软实力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包括: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统一战线、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胸怀大下。这些经验不仅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借鉴,也为应对当今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指明了方向。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建省政府为响应国民政府以“统制”为核心的经济备战政策,组建福建企业公司作为本省工业统制体系的中心。在省政府干预下,战时福建企业公司采取了集中控制、自给自足和收缩组织三大战略,并对企业组织和人员实施强力管控。尽管福建企业公司在战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选择和组织调整,希望谋求长久发展,但受困于工业过度商业化和保障地方民生的负担,企业出现工不如商、亏损严重以及依赖特权的发展困境,以至于在战争结束后,失去地方政府支持的福建企业公司迅速衰落。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摘要:为适应全面抗战爆发后政治形势的剧烈变化,中国共产党在1939年至1942年间对宣传工作进行了调整与革新。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新建宣传机构,创办多份党报党刊,形成了由宣传部统一领导的宣传体系。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宣传工作的原则与纪律,要求全党上下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确保宣传内容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明确党报的职责在于宣传党的政策与反映群众意见。中共中央聚焦与日军和与国民党的宣传战,分门别类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针,并围绕《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等策划主题宣传,努力传播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到底与追求民主政治的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范长江、邹韬奋等一批党外宣传人才,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党内的宣传干部。通过调整与革新,中国共产党的宣传能力得到增强,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宣传方法与工作机制,均在此期间走向成熟定型。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1940年先后达成的中美华锡、钨砂两笔易货借款,既是美国政府在情报指导下做出的重要决策,也是世界大战背景下美国竞争战略资源的产物,反映了中美战略需求的互补性与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客观推动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政府长期关注中国金属矿产资源,随着二战局势的扩大,对锡、钨等战略物资更加重视。在中美交涉华锡、钨砂借款期间,美国政府就中国金属矿产的价格和品质、中央政府控制权、运输能力等方面开展调查,为借款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政府情报成为美国与其他大国争夺中国金属矿产的行动指南,折射出美方利用对华易货借款打破英国资源垄断、防范苏联、逼制德日等多重战略意图。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无论是在边区或大后方,由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批进步美术青年积极参与,成为中国抗日救亡文艺战线上的一支先锋队和生力军。在血与火的历练中,这支先锋队和生力军所为逐渐成就为一场革命艺术运动——中国抗战版画运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全面阐述了革命文艺运动和革命文艺工作的根本问题、方向问题,提出了一条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路线和方针。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等英明论断,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抗战版画运动来说,其意义不仅在于帮助版画工作者解决了创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总结中国革命文艺二三十年来发展的历史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为这场艺术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其绵延数年而不衰。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抗战版画运动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和深刻现实意义的革命艺术运动。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无论是在边区或大后方,由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批进步美术青年积极参与,成为中国抗日救亡文艺战线上的一支先锋队和生力军。在血与火的历练中,这支先锋队和生力军所为逐渐成就为一场革命艺术运动——中国抗战版画运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全面阐述了革命文艺运动和革命文艺工作的根本问题、方向问题,提出了一条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路线和方针。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等英明论断,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抗战版画运动来说,其意义不仅在于帮助版画工作者解决了创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总结中国革命文艺二三十年来发展的历史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为这场艺术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其绵延数年而不衰。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抗战版画运动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和深刻现实意义的革命艺术运动。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关键时期。延安时期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探索奠基、正规化发展和完善提升三个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办学思想的政治性、培养模式的多元性、教育管理的民主性以及教育方式的实践性。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支持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树立了高等教育的“延安模式”,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革命时期的具体实践,促进了理论的创新发展。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实践,为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经验智慧,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前进力量。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6-05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援华救济联合会发轫于民间援华组织的联合思想,在亨利·鲁斯的推动下成立。美国援华救济联合会不断完善组织运作方式,在加强中美救灾合作、募捐援华物资、输送助华物资、开展救济重建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成为在美国发起的最大的民间援华组织。透过美国援华救济联合会的研究,可进一步认识其与美国红十字会、美国国务院中美关系文化项目以及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等救济援助的关系。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海外中共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摘要:[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开辟海外舆论阵地打破国民党严密的舆论封锁,巩固和扩大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号召华侨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争取国际社会的更多援助,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的抗战形象。《美洲华侨日报》是美洲地区中国共产党支持创办的第一份华文报刊,该报充当美洲华侨华人抗日的喉古,通过以新闻呈现事实、以专栏宣传功绩、以论战回击造谣的方式,成功塑造出中国共产党“领路人”“自强者”“智谋家”的抗战形象,提升了国际舆论的引导力,增强了海外侨胞的向心力,壮大了海外统一战线的新生力,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历史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