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产权税收激励政策: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税收优惠已经成为政府激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活动的常用政策工具之一,但学界关于知识产权税收激励政策的效应评价、影响因素以及优化路径等核心理论问题的讨论仍存在争论,直接导致实践中诸如政策激励效果不足、适用条件不明以及优化方向不定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本文遵循公共政策研究发展的内在逻辑,构建“理论基础一效应检验一优化方向”的三阶段理论研究框架,梳理知识产权税收激励政策理论研究的演进脉络、热点及前沿,以期为破解当前知识产权税收激励政策的实践困境寻找理论工具。研究发现,关于知识产权税收激励政策的理论研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知识产权税收激励政策可行性论证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目前已趋于完备;政策效应检验和优化是理论研究的热点。立足于我国本土税收实践,探索知识产权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的影响因素、考察“类专利盒”制度的政策效应等是未来理论研究值得关注的方向。此外,我国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也有待知识产权税收激励政策理论研究做出回应。

  • E-DSGE模型构建及我国碳减排测度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经济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机制具有复杂的动态不确定性,因此基于历史数据提出的环境政策存在社会试错成本,需要政策效应的事前检验。文章基于国外经典模型的改进,引入环境因素处理技术,构建相应E-DSGE模型框架;通过环境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形成数据模拟平台,给出我国碳减排政策效应的仿真测度。发现环境政策对我国经济系统稳定性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负面冲击,但目前经济基本面尚难以承受高减排目标,以及不同减排政策存在较大区分度等信息;进而得到通过逐步加快碳减排,并以相应政策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具,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碳减排推进互动的政策空间。该研究也可为我国DSGE模型研究提供参考。

  • 绿色信贷政策、产权异质性与企业投资效率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绿色信贷政策在发挥金融资源市场配置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将2012年原银监会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作为一项外部冲击事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并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显著;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长期的积极效应,并且该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投资不足的缓释作用,且在抑制新增投资的同时能够产生积极溢出效应,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 公共数据开放与企业投资效率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公共数据开放是国家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政府服务能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进而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利用地级市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 ~ 2022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DID 模型考察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降低微观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对企业投资效率起到提升作用;作用渠道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得以实现;异质性检验发现,上述积极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从投资效率的视角揭示了公共数据开放在微观企业层面的积极作用,为完善数字公共服务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 大食物观下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在 “大食物观”视域下,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有利于丰富粮食供给来源,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粮食产能,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本文构建包括统计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市域面板数据集,运用双重差分等事件研究方法,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剖析内在作用机制、异质性和次生效应.研究发现:①产业发展政策显著促进了马铃薯单产和总产量的提升,体现出效率改进的特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②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山区、东北华北作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效应更为显著,符合马铃薯的作物优势;③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发展政策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④产业发展政策并未对三大主粮产生不利影响,符合政策设计初衷.优化战略布局、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加强品种推广等措施能够进一步强化马铃薯产业发展政策的正向效应.

  • 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的影响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基于2001-2016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构建涵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三组方程,考察了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具有显著非对称性。在产出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显著强化了利率产出效应,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弱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产出效应;在价格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弱化了利率的价格效应,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而对内开放度提高对货币供给、利率及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影响均不显著;在结构效应方面,对内开放度提高对利率变动结构效应作用不显著,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显著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结构效应。

  • 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5-02-0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设立粮食主产区,这是国家实施的一项保障粮食安全的特殊战略。主产区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区域,从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来看,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将2004年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实施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探究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机制。经过研究发现:(1)从基准差分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即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了“增产且减排”的政策目标。(2)从单位面积农业碳排放回归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政策显著降低了主产区整体及三大流域的农业碳排放,其中对长江流域碳排放的削减效应最大。(3)从政策效应的机制分析结果来看,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是粮食主产区政策产生减排效应的重要机制。因此,应大力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低碳产业比重,从而实现“粮食增产”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目标。

  • 基于合成控制模型的广东省跨境电商评价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佛山、珠海、东莞、汕头构建实验组,并以2019年为政策干预期,利用合成控制法对广东省四市的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效应方面看,佛山及珠海在广东省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出台后,对跨境电商行业产出水平方面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从政策效应的城市差异层面看,广东省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出台后对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具有优势的城市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对上述优势不明显的城市促进效果不显著。

  • 中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分析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1-22 合作期刊: 《人口研究》

    摘要:通过构建“个体-家庭”双重效应模型,采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4年和2020年面板数据以及双重差分模型(DID),对中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政策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改革试点的“心理健康效应”得到政策试点数据验证,但主要体现在女性老年人和城镇老年人中;改革试点具有较高的家庭溢出效应,显著激发了子女的孝心孝行,对于促进新时期家庭发展和孝道重构具有重要作用;改革试点扩大了老年人社交网络,进一步改善了其心理健康;尽管改革试点的核心成就在于日常照料服务,但因其产生的大规模健康摸排为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提供了路径。研究结果对于推进中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农业生产托管薄弱环节补贴能否提高农户全程托管意愿? ———以农业病虫害防治补贴为例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生产托管补贴的政策目标之一是通过补助小农户购买农作物生产的关键及薄弱环节托管服务,以补齐农业生产托管中的短板,引导农户生产经营方式逐渐从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向全程托管转变.。基于中国三个病虫害防治托管补贴试点区的农户调查数据,探讨农业生产托管薄弱环节补贴是否会提高农户的全程托管意愿,同时甄别了补贴对家庭不同土地规模化和老龄化程度的农户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在耕种收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托管比例较高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托管薄弱环节补贴对农户全程托管意愿具有正 向激励作用.农户对薄弱环节托管服务的经济效益认知越高、教育水平越高,其全程托管意愿越高。一兼农户比纯农户的全程托管意愿高。土地规模化程度对农户全程托管意愿的促进作用在自有农机的调节效应下得到减弱。托管补贴对家庭土地高规模化和高老龄化组的农户全程托管意愿影响显著。为此,应逐步扩大农业生产托管薄弱环节补贴覆盖面,补贴应重点关注土地规模化程度高和老龄化程度高的农户家庭。同时,应规范服务标准,降低服务价格,激励农户的潜在服务需求,使得农户从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托管、技术密集型服务托管向全程托管转变。

  • 央行数字货币的政策规则和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基于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新政策工具的应用前景,本文依据货币数量理论将CBDC引入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研究CBDC的政策规则设计及政策效应。本文发现:第一,国内商品通胀率、产出缺口和货币流通速度是构建数量型CBDC政策规则的有效名义锚,CPI、产出缺口、汇率偏离值和贸易平衡项是构建价格型CBDC政策规则的有效名义锚。第二,以CBDC为载体的货币政策对冲不利技术冲击时比传统泰勒规则更有效。第三,数量型CBDC政策具有维护经济稳定、调控国内商品通胀率的政策优势,价格型CBDC政策具有稳定利率、稳定汇率和调控通胀的政策优势,混合型CBDC政策具有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优势。

  • 乡村数字基建对农户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一基于三项政策实施情况的准自然实验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双重背景下,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有效缩小农户消费差距成为函待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农户家庭数据,围绕“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三项典型数字经济政策实施情况,构建多时点多政策的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乡村数字基建对农户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数字基建能够缩小农户消费差距,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中,“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试点的单一政策效应均为显著负相关,两者相比,“智慧城市”试点的单一政策效应更加显著。电商进村政策的单一政策效应和三项政策的协同效应均显著正相关,“智慧城市”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协同效应弱化了电商进村政策对农户消费差距的加剧作用。进一步对比两项政策的协同效应发现,“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组合强化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政策效应。“宽带中国”政策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均抑制了电商进村政策对农户消费差异的效应。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信贷约束缓解效应、生计策略优化效应和市场接入改善效应三重作用机制影响农户消费差距。同时,农户受教育程度对乡村数字基建缩小农户消费差距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关系。在贫困县和中西部地区,乡村数字基建具有包容性增长的特性,且不受“精英俘获”现象的影响。

    同行评议状态: 评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