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基建新动向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影响及应对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2-20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对外承包工程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领域,是带动我国基建领域“走出去”的综合载体。“十三五”时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成效显著,业务规模稳步攀升、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企业主体不断壮大。从全球基建新动向来看,G7和欧盟接连发布“B3W”、“全球联通欧洲”、“全球门户”等全球基建战略,试图从战略层面制衡“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基建领域战略竞争逐步加剧。与此同时,全球基建领域供需缺口仍然较大,存在“新基建”和绿色基建等新兴领域发展契机。我国应当紧抓机遇,稳慎应对欧美主导的全球基建战略竞争,稳步推动我国技术标准国际化,防范国际层面技术壁垒;加快“新基建”海外市场布局,拓宽对外承包工程领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转型发展。

  • 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7-05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回顾并对比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国外研究起步早、进展快、主题多,持续深入拓展,国内研究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2019 年以来在经济管理学者主导下呈爆发性增长态势;②国外研究基于批判性视角和需求端,重点关注数字鸿沟、社会–空间不平等和弱势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国内研究强调功能性视角和供给端,聚焦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总体而言,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信息社会公平公正和国家战略需求从供需两端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兴起,国内外研究议题相近但研究重点、视角和导向相异。展望未来,建议:① 平衡供给和需求端的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地理学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联动性和系统性;② 将数字基础设施融入地理学既有理论框架,推进学科知识生产和理论建设;③ 充分挖掘地理学综合性优势,引领数字基础设施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国的测度与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及创新基础设施共3 个子系统29 个具体指标,采用熵权法核算中国新型基础设施指数,并根据达格姆基尼系数、重心法以及马尔可夫链方法刻画新型基础设施及组成部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进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新型基础设施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逐渐形成以东部沿海地区及四川为密集区的双核心结构,总体空间差异的最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次之,超变密度差异最小。重心以向西南方向迁移为主,发展水平存在路径依赖,但随着跨期延长,低水平省份在跨期3 年后呈跨越式迁移。本文的研究为掌握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提供了政策参考。

  • 影响劳动工资和工资差距的内在机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本文从新型基础设施的产品偏向性出发,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探讨了新型基础设施影响劳动工资和工资差距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基础设施直接带来的效率提升可以促进各类劳动工资增长,但间接导致的要素重新配置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总效应取决于资本与各类劳动之间的替代性以及技能型中间品与非技能型中间品之间的替代性。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技能型产品偏向型的新型基础设施可能导致工资差距扩大,但可以带来劳动工资的“普惠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