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人口研究》
摘要:由于人口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因而生育行为具有正外部性( 外部收益),且这种外部收益具有地区间不可分割性以及明显的跨期性。获得生育外部收益的最明确的主体是国家,因此,支持和鼓励生育主要是中央事权。生育支持政策的顶层设计要合理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形成激励相容的政策机制;要抓住制约生育率提升的主要矛盾,从化解女性生育行为与劳动力市场行为之间的冲突这一关键环节入手,优先选择既能鼓励生育又能提高女性就业竞争力的政策工具,个人所得税抵扣就是一项具有多重优势的政策;要注重政策体系的完备性和差异性,既能实现对全体育龄女性的有效覆盖,又能根据群体的差异性特征实施针对性的政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摘要:促进工作和家庭生活平衡是提高育龄群体生育意愿和生育率的题中之意。鼓励生育已经成为全球低生育率国家的普遍政策选择,在就业领域呈现鲜明的特征。相比之下,我国就业政策仍存在对生育不友好的问题,表现为政策体系碎片化、对象单一化和目标短期化,影响政策落地落实。建议借鉴国外经验,针对“生育”“养育”和“就业”全过程施策,围绕“主体”和“相关方”多方面施策,抓住“痛点”和“关切点”长周期施策,构筑完备高效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精准有力的激励机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人口研究》
摘要:在少子化背景下,为深入探究生育支持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制,以生育行为为分界,将生育支持政策细分为孕育支持政策和养育支持政策,并基于2021年成都市“人口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效果评价”专项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孕育支持政策与生育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养育支持政策与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则未得到实证支持;进一步探究生育成本观和生育偏好观在孕育支持政策对生育意愿影响中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可将育龄群体分为“敢生不愿生”型、“不敢生不愿生”型、“敢生愿生”型和“愿生不敢生”型4类,适用于不同类型育龄群体的政策指向不同。因此,构建长效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需要科学识别目标群体,精准施策,以提高政策效能,有效提升生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