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8-08 合作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日渐丰富的出土文献与考古实物中,蕴含着在先秦时期 “中华”观念形成的历史信息。 “中”的起 源与先秦时期的“地中”“土中”“天下之中”等地理概念息息相关。 西周春秋时期“华夏”族群的融合与发展, 为战国晚期“中华”观念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产生之时,“中华”观念的基本内涵即包括以“华夏”文化 为共同文化标准,以“禹迹”“九州”为共同活动地域,以黄帝子孙为共同世系认同。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战国后期秦国至秦王朝时期,粟米的官定价格均为每石30钱,市场价格则会在此基础上有所波动。每石1600钱等奇高价格只是短时期内出现的特殊情况,不宜将其视为秦粟米价格的常态。以产量租率为参照,当时粟的平均亩产应在4.5石左右。再以30至40亩计算实际耕种面积,去除田租和口粮消耗,一般小农家庭年均可自由支配的粟米在12.9至37.2石之间。这种农田产出结余一般不会超过2000钱,甚至可能不足200钱。对于以农田产出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小农家庭而言,他们的生活压力不会太小。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对不同类别的秦文字资料进行对比,可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具体问题。秦玺印“?舍”为正确理解屡见于里耶秦简和岳麓秦简中的“?”“?者”“?舍”等词语提供了直接证据;“更驾”类秦封泥的正确释读,使之可与秦简所见“更驾所”一词对读,可丰富我们对秦“更驾”机构的认识。秦铜器刻铭“宿寺御”与岳麓简“寺御器”对读,可确证“寺御”为秦时职官机构。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秦及汉初市场交易活动中的“质”,是交易者买卖奴婢、马、牛等之前,市场管理机构核查买卖物之权属,以防止其为盗窃、劫掠所得的程序。“质”不但是官府对民众财产所有权及其转移进行监管的方式,而且具有打击犯罪的功能。官私之间、私人之间在进行大宗物品交易时,必须进行“质”,否则以“不质律”论处。“质”的一般方法,是由市亭、市舍向交易者居住之乡、里进行调查,乡、里提供“质书”即权属证明,市亭、市舍据此进行核验。跨地买卖之“质”,交易者需携带“质书”,由出卖地之县的市亭进行核验。官私买卖中的“质”,还需要“虚质”,即将“质”暂时空置不办,当场完成交易后再在规定时限内补办。官府在进行“质”时需要收取“手续费”,即“质钱”。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河北法学》
摘要:出土的秦汉法律类简牍文献呈现出中央和地方可法审判机关的运作实况,反映出当时的司法术语、司法文书撰写流程、案件审理程序和审理结果,有助于弥补律令亡佚造成的缺失,为我们精确地描绘与复原诉讼制度提供了可能。岳麓书院藏秦简奏谳类文书和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收录了三则乞鞫覆治类案件,文书的行文格式和层次结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反映出秦到汉初文书行政制度的继承与延续。乞鞫覆治类案件涉及跨机构、跨层级的程序,反映出各级政府组织的权力结构。通过梳理与分析覆审乞鞫下行文书,运用律令文本与案例互释的研究方法,可以消除因简文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分歧,最大限度地呈现乞鞫覆治类案件的审理型态,从而完善和全面审视秦及汉初司法运作的相关研究。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发布时间: 2024-05-29 合作期刊: 《文物》
摘要:睡虎地汉简《日书》中有一篇简文,与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星》、《日书》乙种《官》以及孔家坡汉简《星官》内容相近。目前尚未发现篇名,暂据内容拟题为《星官》。本篇与同墓出土的《日书》其他竹简一样,残碎严重。经缀合得残简20余枚,另有内容相关的残片若干,如何定位尚待进一步推敲。简文分上下两栏书写,以栏线相隔。上栏即《星官》,下栏则是按照干支来占断的文字,与后世“百日忌”一类的文献有类似之处,本文仅讨论《星官》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