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宋会要辑稿》中选录的乾道六年二月五日南宋臣僚《奏议》的文字,记载了南宋初发行东南会子后,钱荒加剧,银产增加,但宋廷府库中既缺钱又缺银的问题。臣僚认为一旦战事发生,纸币难行,以银代钱,无往不可。建议宋廷未雨绸缪,设专库增贮银两,以备战时之需。《奏议》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孝宗认可并付诸实施。这从一个侧面具体反映了南宋初年白银货币化实现的程度,并对银两货币地位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发布时间: 2025-02-22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县乡区域性纸币,是指在正规货币制度之外,由经营性机构或管理部门发行,在县乡小范围区域流通的纸币券,俗称“私票”。民国前期,由于乡村商品经济发展加速,正规货币制度不完善等,华北地区县乡区域性纸币发行与流通达到鼎盛。考察民国初期至法币改革前后华北县乡区域性纸币发行与流通状况及演变,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民国前期,华北农村商业化程度提高,正规货币制度供给不足,以及集镇经济、农村钱庄业迅速发展,为县乡区域性纸币长期盛行的诱致性制度因素。区域性货币弥补了正规货币不足,适应当时商品经济发展需求,但亦成为扰乱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其次,钱票并非一种完整独立的纸币制度,始终作为正规货币制度之外围与附庸而存在,随正规货币制度的逐步完善渐居辅助地位。再次,基层管理机构对县乡区域纸币发行与流通,经历了由“堵”到“疏”再到“发行”的角色转变。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纸币发行出现了严重的多元分散格局,众多发行主体掌握了纸币发行权。分散发行带来诸多端,于是从清末开始,历届中央政府不断努力,试图统一纸币发行权。南京国民政府通过1935年的法币改革和1942年的统一发行,将发行权完全集中到了中央银行手中,实现了货币发行权的统一。然而,与中央银行独占发行相伴生的却是通货膨胀的加剧、恶化以及币制的崩溃。近代中国纸币发行权从分散到统一、从“非国家化”到“国家化”的演进历程表明,分散发行和统一发行各有利,相较而言,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比众多机构自由竞争发行具有更多优点。但为了避免发行权被滥用,必须建立完善的中央银行制度。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北宋交子和清代庄票分别作为中国两期纸币时链的开端,都是商户开具的票据在“钱荒”逼迫条件下向货币进行的转化,可以说都是在“钱荒”逼迫下的民间金融创新。性质上都是代用货币,是对当时既存货币体系的补充。北宋交子、清代庄票虽然都是利用当时中国商人社会内部的信任机制发展起来,但是这种信任机制也要不断适配经济活动所需。两个时链期官府对纸币发行和流通都有介入,这种官府的介入对纸币信用扩大确有成效;但是官府对纸币的介入往往会成为官府解决财政困难的手段,又会伤害纸币信用,使得中国纸币时链的历史发展与官民矛盾深深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