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县乡区域性纸币,是指在正规货币制度之外,由经营性机构或管理部门发行,在县乡小范围区域流通的纸币券,俗称“私票”。民国前期,由于乡村商品经济发展加速,正规货币制度不完善等,华北地区县乡区域性纸币发行与流通达到鼎盛。考察民国初期至法币改革前后华北县乡区域性纸币发行与流通状况及演变,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民国前期,华北农村商业化程度提高,正规货币制度供给不足,以及集镇经济、农村钱庄业迅速发展,为县乡区域性纸币长期盛行的诱致性制度因素。区域性货币弥补了正规货币不足,适应当时商品经济发展需求,但亦成为扰乱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其次,钱票并非一种完整独立的纸币制度,始终作为正规货币制度之外围与附庸而存在,随正规货币制度的逐步完善渐居辅助地位。再次,基层管理机构对县乡区域纸币发行与流通,经历了由“堵”到“疏”再到“发行”的角色转变。
[V1] | 2025-02-22 21:57:57 | PSSXiv:202502.01198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