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使命,企业作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如何参与推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优化股权结构的研究视角,以 2011-2020年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尝试通过构建企业内部共同富裕综合指标以实证检验股权主体的多元化、深入性与融合度对企业内部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股权主体多元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内部共同富裕,股权主体深入性、融合度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其次,当企业的内部资源效应越强,外部政府干预程度越低时,企业通过适度的股权结构优化便能达到内部共同富裕的最优点;最后,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共同富裕的影响在地方国企、垄断性行业以及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05 合作期刊: 《城市学刊》
摘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结构性重组的关键在于理顺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首先,从村镇银行的“社会企业”属性入手,剖析股权结构、社会责任与经济目标的内在矛盾;以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平衡”的经营原则为基础,结合村镇银行肩负的“支农支小”社会责任与“社会企业”经营模式,提出了安全性、流动性、普惠性“新三性平衡”的经营原则。其次,搜集了2007—2021年265家农商行、村镇银行的财务数据和股权结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商行、村镇银行的资产配置策略与国有控股与否具有显著的关联性;结合“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与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对于实现“新三性平衡”的关键作用。最后,从主发起人、股权设置以及股东资格等3个方面给出结构性重组的股权改革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民营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巩固经济复苏,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成为关键。本文使用了多个代理指标全面量化民营资本持股变量,基于2015—2020年中国东部地区10省(市)48家城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民营资本持股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探讨政府控股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持股质量还是持股数量方面,民营资本持股均可显著提高城商行的经营绩效;对于政府控股型城商行,特殊的股权性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民营资本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北京证券交易所是我国内地首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其股权治理机制对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具有示范效应。但在全球证券交易所不断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背景下,其行政性较强的一元股权结构开放性与兼容性不足,难以形成协调运转与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有业务混同与财产混同的风险,不利于市场化和“走出去”,无法满足我国证券交易所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对北京证券交易所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不仅能够破除一元股权治理结构的局限性,而且具有独特价值,有助于我国打造承接国际资本的平台,为我国全面推进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积累经验。对北京证券交易所而言,在股权多元化改造中,为保障国家合理的控制权,同时不损害证券交易所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应遵循弱化行政性、推动市场化的理念;为构建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可借鉴新加坡淡马锡国际私人有限公司的多元化治理模式,进行股东多元化和董事多元化改造,促进治理的多元化和法治化;为有效平衡国家利益和多元股东利益,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可采用双层股权结构,通过赋予国有股超级表决权,在确保国家必要控制权的前提下,鼓励证券交易所自主经营,但应严格限制超级表决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幅度,同时注重保护非国有股东权益,完善配套法律制度及相关措施。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国企改革在完成三年行动方案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搭建了公司治理架构,目前国企改革正向纵深推进,面临的实践难题是在股权多元化的框架下如何实现治理效率最大化。本文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国有企业治理现状为基础,从管资本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影响公司治理效率的因素,提出国有企业提升治理效率要在股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管权、知情权等方面构建科学的治理体系,并为提高国有企业现代化的治理能力提出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科创板双重股权结构是我国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大力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迫切需要推动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精准融合、相互促进。首先,本文立足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形势,梳理当前科创板双重股权结构的应用情况;其次,分析双重股权结构公司的治理风险及现有应对措施;再次,分析国际发达资本市场对双重股权结构治理风险的主要举措,探究其可参考借鉴的地方;最后,从细化规则、强化配置、深化改革三方面提出了推动运用双重股权结构的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文通过梳理华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其股权结构安排、股东会结构及董事会产生机制、董事会运行机制,发现其利用员工持股计划实现双重股权结构安排,促使创业团队与持股员工之间从传统的短期雇佣合约关系转变为长期合伙合约关系,在实现创业团队与员工之间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从而提升了决策效率与决策质量。基于该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双重股权结构实质是企业为了平衡资金需求与决策质量而采取的制度安排,现实中日益增多的多重股权结构现象可能意味着现代公司不但要经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还要面临所有权内部进一步分离的可能。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投资者投资偏好的多样化,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资本市场上逐渐斩露头角。双层股权结构也被称为双重股权结构,直到2020年才正式被允许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由于其突破了我国公司治理中一贯沿用的同股同权的限制,因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归纳和总结双层股权结构的概念、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现有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企业,并以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第一股优刻得为例,结合EVA模型和B-S模型对其企业价值进行计算,得出其企业价值被资本市场低估的结论,同时表达了对针对双层股权结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形成的愿望,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