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法学上的基础公理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法学上的基础公理是法学研究中常引以为据的基本原理,它成为推导法律理论、评判法律得失、引导法律进步的先导性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乃尊严的存在、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有自利的本性、人为独特的个体是人们普遍肯认的基础公理,也是法学研究中必须予以尊重和接纳的法学基本原理。从法学上而言,人作为尊严的存在,要求所有法律制度的出发点均应以维护、捍卫人的尊严作为根本的出发点;人具理性,法律应当以保障人的自由、自主为己任,将自治作为法律行为的制度根基;人有自利的本性,法律必须通过予人利益的诱导方式促成人们执行和遵守法律;人作为独特的个体,一方面要在法律上按照平等的要求设定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另一方面又必须为人的独特性留下相应的法律制度安排。

  • 中央巡视对国有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以中央巡视事件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就其对国有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央巡视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对捐赠动机的检验发现:中央巡视有助于抑制国有企业的政治动机、声誉保护动机和管理层自利动机,进而减少自利性慈善捐赠支出;与其不同的是,由于战略性慈善行为能够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效应,中央巡视并不会削减此类慈善捐赠。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内部控制质量低和亏损企业,中央巡视对自利性慈善捐赠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提供了中央巡视政策效应的经验证据,并将自利性捐赠与战略性捐赠进行区分,旨在促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健康发展。

  • 企业社会责任与杠杆操纵:工具或社会契约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文章以2010—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利工具视角和社会契约视角两个方面着手,实证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杠杆操纵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自利动机,社会责任的履行促进了企业杠杆操纵行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杠杆操纵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报告未经过第三方机构检验的企业中。此外,企业成长性和政府监管强度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杠杆操纵的正向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从杠杆操纵视角考察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不仅丰富了企业杠杆操纵和社会责任履行动机的相关研究,同时还为社会各方利益相关者识别企业杠杆操纵行为提供了启示。

  • 道德解脱与归因:企业非伦理行为面前员工为何保持沉默?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面对企业非伦理行为,员工有时候为何选择沉默,这是近年来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文章聚焦于自利型伦理氛围这一特定情境,采用跨层次研究方法,探索道德解脱在不同归因情况下对员工沉默的影响。研究发现,面对企业的非伦理问题,道德解脱(归已因)在自利型伦理氛围与员工沉默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道德解脱(归他因)在自利型伦理氛围与员工沉默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道德解脱与员工沉默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员工面对企业的非伦理问题是否选择沉默,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自利型伦理氛围和个体道德解脱的意义建构。文章对于揭示企业非伦理行为下员工沉默选择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

  • 财务与会计领域的文本可读性研究:述评与展望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1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文本可读性研究正在逐渐受到财务与会计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财务与会计领域中可读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评述。首先,本文分析可读性的定义与度量方法,并对各种度量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然后,从主体特征、管理层动机与制度环境文本角度,回顾文本可读性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最后,从投资者、债权人、公司及分析师等角度,梳理文本可读性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文章不仅方便了学者们系统了解文本可读性方面的研究,同时对于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ESG表现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吗?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28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引导企业合理适度配置金融资产,为壮大实体经济注入资金动能,对于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9—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ESG表现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并考察外部金融监管以及管理者自利在ESG表现与企业过度金融化之间的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对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产生抑制效应,说明ESG具有可持续投资价值导向,能够引导企业合理配置企业资产、承担对利益相关方的多元责任。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交互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外部金融化监管有效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替代了ESG表现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效应;管理者自利导致管理者选择投资具有高额回报率的金融项目以获取更多的私利,削弱了ESG表现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ESG表现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在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不具有高管金融背景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为政府政策以及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