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家族高管更加“患不均”?——家族企业CEO身份对高管的影响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通过衡量家族企业中CEO与非家族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试图探讨非家族高管的激励问题。依据社会比较理论和锦标赛理论的不同解释逻辑,并基于家族高管与非家族高管的不同特点,文章首先考察影响高管薪酬差距的前因变量,提出非家族CEO与薪酬差距之间关系的竞争性假设,并探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利用2009-2016年中国家族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当非家族成员担任CEO时,CEO与非家族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减小;另外,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说明非家族高管中“不均”的薪酬安排会影响企业绩效。综合来看,相比锦标赛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对解释家族企业CEO身份对其与非家族高管之间薪酬差距的影响更具预测力与解释力。

  • 高管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摘要: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对促进市场稳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7-2023年A股非金融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探究了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异质性影响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不同薪酬参照下的效应差异。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能够显著抑制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战略差异度、低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劳动力密集型组的企业中,高管薪酬差距对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高管薪酬差距能够发挥治理效应与信息效应,即提高管理效率与信息透明度,进而抑制债务违约风险;拓展性分析发现,较高的薪酬参照效应会阻碍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文章结论为治理企业债务违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了决策参考。

    同行评议状态: 评论中 评论中 评论中
  • 高管、现金持有及其市场价值——基于不同产权性质比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薪酬差距这一话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如何影响其现金持有水平及其价值,几乎尚未见探讨。基于此背景,以中国A股2005一201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公司高管薪酬差距对其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企高管薪酬差距增加了现金持有量,降低了现金持有价值;民企高管薪酬差距降低了现金持有量,但提高了现金持有价值;稳健性检验表明文中论断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可知国企高管薪酬差距更加倾向于增加内部现金流用于现金持有的积累,且同时导致过度投资水平的增加,民企高管薪酬差距降低了内部现金流用于现金持有的积累,对过度投资水平影响不显著。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国企高管薪酬差距对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支持了社会比较理论;民企高管薪酬差距对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支持了锦标赛理论。

  • 高管内部有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吗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2-18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作为一种普遍的激励机制,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可避免地存在影响。以 2011-2021年中国 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作用主要通过提高风险承担能力和降低代理成本来实现:并且,相对于高管信心不足、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高管过度自信和成长期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力度更大。基于此,企业不但需要合理调整高管内部薪酬差距,而且需要完善内部环境,提高对高管团队的信任程度以及股东一高管利益的一致性,以驱动高管团队开展数字化转型。

  • 高管团队异质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企业经营业绩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来向市场推出全新的产品,高管团队对企业取得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研究我国 A股上市公司高管团队所具有的异质泩对其取得的突破性创新具有何种影响,并且以2013-2022 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人分析高管团队成员职业背景异质性和薪酬差异异质性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高管团队职业背景异质性能够显著促进上市公司突破性创新:上市公司高管团队海外背景的异质性能够显著促进上市公司突破性创新;高管团队成员在水平薪酬上的差距明显地降低上市公司对取得突破性创新的追求;高管团队成员在垂直薪酬上的差距明显地提升上市公司对取得突破性创新的追求。

  • 内部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此背景下,企业如何正确实行激励制度,使高管和员工高效率地参与到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有待探究。本文利用2012—2021年我国上市企业数据,基于高管和员工薪酬差距,即内部薪酬差距,探究了其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扩大薪酬差距能够提高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即渐进式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支持了“锦标赛”理论,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积极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内部薪酬差距扩大通过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而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产生正向作用,对改善企业薪酬设计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国有企业与风险承担水平

    分类: 工商管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摘要:薪酬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经历多轮政策变迁,但国企高管-员工薪酬差距问题仍备受争议。基于管理层私有收益假说,以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国企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风险承担的影响,丰富薪酬差距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薪酬差距越大,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考虑企业特征差异,与功能类国企相比,竞争类国企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负相关性更显著;与地方国企相比,中央企业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表现出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处于成熟期的国企中,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显著负相关但在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国有企业中,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相关性不显著。进一步,从内部治理机制看当国有上市公司有非国有大股东时,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不再显著负相关;从外部治理机制看,分析师跟踪有利于加强外部监督,弱化薪酬差距与风险承担水平的负相关性。可见,现阶段国有企业治理仍然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抑制管理层获取私有收益的行为,薪酬差距成为代理问题的一种表现,不能激励管理层积极承担风险。当前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应分层分类、因地制宜进行,并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机制对薪酬差距的治理作用。

  • 高管团队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对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而管理者作为决策主体,其薪酬激励契约的设计与风险承担水平密切相关。选取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企业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在二者之间承担着部分中介效用。(2)与国有、成熟期企业相比,薪酬差距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以及成长期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薪酬契约视角的研究拓展了企业风险承担动因相关研究领域,为企业薪酬契约优化、激励效果提升提供了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