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差距变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通过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差距变化影响的理论机理,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快劳动力要素市场化、资本要素市场化、技术要素市场化及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步伐,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引起区域差距变化。从溢出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要素市场化,即信息溢出促进优质化、高效化要素的自由流动;技术溢出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集聚;知识溢出促使人力资本合理化、高效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要素市场化对区域差距变化的影响看,一方面,要素市场化通过促进企业协同、行业协同、产业协同,培育缩小区域差距新动能,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虹吸效应扩大区域差距。基于系统GMM估计方法,利用1996一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差距变化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抑制了区域内与区域间差距变大,显著促进了要素市场化,并通过促进要素市场化显著抑制区域内与区域间差距变化。在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下,要缩小区域差距,应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数字经济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新动能。

  • 新时代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战略评估与深化策略

    分类: 政治学 >> 中外政治制度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若干重大部署,“十四五”期间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对既有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作出专题评估。新时代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进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仍然存在。从改革内容上看,基础性改革成效显著,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不平衡,土地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从战略维度上看,土地利用中引发效率损失、公平抑制和稳定风险的制度性原因尚未根本消除。对此,建议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权益退出改革,扩大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成果,实质性启动土地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为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提供有效的制度性供给。

  • 政府数据开放生态系统如何驱动数据发展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10-26 合作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摘要:[目的/意义]推进政府数据开放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如何优化政府数据开放生态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基于政府数据开放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我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案例,探究政府数据开放生态中的准备度、平台层、数据层和利用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联动效应。[结果/结论](1)政府数据开放系统中单一层面的发展不足以制约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2)存在2条驱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高水平发展的路径:准备度和数据层支持下的平台层驱动型路径、准备度和数据层支持下的利用层驱动型路径;(3)存在1条非数据层和非利用层支持下非准备度驱动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非高水平发展的路径,且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高水平发展的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

  • 以数据推动长三角金融体化路径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重点发展数宇经济和区域经济,落实金融强国战略。推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是区域整体一体化的关键,而数据要素市场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手段。文章分析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现状,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与区域金融一体化的机制,并提出具体措施。研究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可提商金融市场效率,促进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支持区域金融政策调控。建议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助推数据要素市场化,加速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产业链韧性吗?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对产业链韧性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从要素市场化和降低交易成本两大视角探讨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产业链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2002—2020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和企业微观数据测度产业链韧性,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整体上能够提升产业链韧性,二者之间呈现非线性的马鞍型关系;要素市场化程度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韧性提升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影响市场渠道性交易成本和融资性交易成本对产业链韧性发挥作用,而监督性交易成本暂无作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韧性之间的马鞍型关系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链和产业链韧性不同维度均表现出异质性。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要素市场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 产权交易市场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研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随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的不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推进,存量市场资源优化愈发高效运转,市场主体对盘活资产、提高资产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从发展历史来看,产权交易市场致力于服务各类所有制企业及生产要素全生命周期优化配置,对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产权交易市场将发挥核心交易职能,进一步凸显协同发展和服务能力。

  • 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溯源: 从“八八战略” 到习近平经济思想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4-11

    摘要:摘 要:“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重要探索和实践,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要素市场化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是“八八战略”第一条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八八战略”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浙江二十年要素市场化改革再塑了浙江新的体制机制先发优势,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萌发源头,从而为纵深推进新一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遵循和政策指导。

  •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内在机理与法治进路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在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中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协调、保障与促进功能,紧紧抓住交易机制、规制面向、培育环境三大环节,立足中国国情,以整体主义和功能主义为视角,着力打通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扫除制约生产要素有效流动的机制障碍,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营造公开、透明、有序的生产要素配置环境,推动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就法治的协调功能而言,亟须完善生产要素交易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就法治的保障功能而言,要充分重视政府对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规制作用,对市场竞争与要素价格进行有效规制;就法治的促进功能而言,要着力优化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社会环境,为生产要素配置的创新提供长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