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发布时间: 2024-08-23
摘要:“形象”是一个视觉用语,指人们描绘或记录视觉感知的产物,人们却在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例如,图像解释学、象征论、位相学)的意味上使用该词。“形象”观念在欧洲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衍变史:从古希腊时期到16世纪, “模仿”、“譬喻”等观念是文艺批评的主流词汇,而“形象”本身只是隐含的观念。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和黑格尔进而把作为诗学、美学的理想观念,甚至是文学艺术中无所不包的精神存在。马克思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论述了形象的观念。20世纪理论家从原本的、引申的、比喻的意义上分析了形象的本质,尤其是对精神形象、词语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构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是凝聚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对此,需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基本内涵形成初步认识,通过开展对中华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相关的基础研究,从历史脉络和当代实践中提炼形成体系化、代表性的符号、形象。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传播中需注重应用场景与推广渠道的创新,培育国际视野和时代眼光,在新媒体平台、文化创意产品、国家文化公园等应用场景中有效传播。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构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是凝聚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对此,需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基本内涵形成初步认识,通过开展对中华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相关的基础研究,从历史脉络和当代实践中提炼形成体系化、代表性的符号、形象。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传播中需注重应用场景与推广渠道的创新,培育国际视野和时代眼光,在新媒体平台、文化创意产品、国家文化公园等应用场景中有效传播。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2-18
摘要:二手玫瑰乐队自出道以来,就树立起了独一无二的东北地域风格。随后逐渐走向了更大的舞台,受众群体扩大到全国。本文从雷蒙德·威廉斯的情感结构视角入手,对二手玫瑰乐队爆火的原因进行解读。二手玫瑰乐队的爆红,蕴含着三个方面的情感结构。首先是冲击的视觉形象,东北大花布元素与夸张的服饰,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效果的需求。其次是传统的回归,东北民俗文化与现代相结合以及乡土情怀,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最后是青年人的狂欢,狂欢理论视角下的观众与仪式下的圈层化的群体认同感,说明了青年群体喜爱在音乐节追二手玫瑰的原因,以及在众多仪式感下,二手玫瑰乐队获得了群体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