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新金融》
摘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证券和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运行机制和优势经验,从中国与巴西人民币国际化、经贸合作等视角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两国社会环境、金融体制等差异,认为中国与巴西具备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基础条件,建议采用两国金融基础设施跨境联通的方式实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在交易通、结算通、政策通三方面,提出开设夜盘交易、推进存托凭证(DR) 发行、中央对手方跨境净额交收、加强监管协同、落实资金闭环管理等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国家治理》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部署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上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顺应发展环境变化作出的战略选择,其强大的信心和动力,主要源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导,新时代对外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我国已具备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必由之路。
分类: 法学 >> 国际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涉外法治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协同推进,建立系统完备的涉外法治体系,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涉外法治实施体系,加强相关法治监督和法治保障工作,不断提高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涉外法治体系需要与高水平开放条件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相适应,加快建强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法治安全链,加快构建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保障。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局部开放到制度型开放的发展脉络,围绕开放型经济体制以及开放空间、结构与动力构建了“一体三维”的开放格局。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新方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内部发展条件变化的双重挑战,需抓住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等重大战略机遇,对接乃至引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内外市场高效对接,陆海与东西统筹互济,拓展开放型经济新空间;深化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改革,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优化开放型经济新结构;加快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速度,激发开放型经济新动能,以此优化“一体三维”开放格局,重塑对外开放新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24 合作期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特别强调要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具有成为自贸港的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条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海南自贸港建设对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贸港建设高度重视,并作出诸多论述,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的形成渊源,挖掘其原创性立场观点方法,对海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急剧上升的背景下,推进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对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尽管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仍面临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受限等挑战。全球价值链位置不仅受资源禀赋和科技水平影响,还与国际贸易、投资和技术转移紧密相关。因此,文章深入研究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制造业攀升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应对挑战、实现中高端跃升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使命任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我国201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各省域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实证研究了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主要来自经济开放度;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促进效应呈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趋势。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关系自身的相对稳定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可能与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步,从而形成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此,应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综合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型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摘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视角,深入分析传统开放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差异,梳理经济与金融开放中可能面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临的重大风险。研究发现,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积聚与传导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提。基于此视角,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基于产业附加值的贸易开放质量指标和兼顾收益与风险的广义高水平对外开放度量指标。本文总结了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重大挑战,并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量化标准仍不清晰,亟须建立体系化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测度指标;第二,通过运用金融科技工具建立风险分层管理机制,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第三,进一步优化我国开放产业结构,包括依据国家长期战略大力扶持“高精尖”产业发展,以及识别系统重要性产业以预防系统性风险在产业间的积聚与传导。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6-21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国际经验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驱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创新的制度至关重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注重发挥政府在重大科技研发中的引导作用以及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从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动能和经济贸易5个维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世界前沿国家、高收入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发现,2000—2020年中国经济质量明显提升且与发达国家总体差距减小,经济动能和经济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大,经济贸易差距较小。同时,提出应继续从优化经济内部结构提升经济效率、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4条路径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单一市场,人口规模、国土空间、要素资源、产业体系、经济总量等方面的耦合作用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所独具的规模经济优势、供需资源优势、经济韧性优势。立足新发展阶段,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但是我国当前仍面临经济增长优势转换瓶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障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三大难题。为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积极作用,必须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强大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供需平衡,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动态协同;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两个大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教育经济与管理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1-25
摘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广东省以“五外联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战略为核心,全面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本研究基于系统的政策、数据和案例分析,探讨广东省在全球化和经济转型背景下的现状、挑战及发展路径。分析发现,广东省在外贸新业态、外资引进效率、服务外包升级、对外投资布局及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结构优化不足、协同效应不强、政策稳定性和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建议通过优化政策支持、强化资源统筹、增强“五外”协同效应及完善高端人才支持体系,全面提升广东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