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婚恋自由是五四时期反礼教、重建性道德谈论的重要话题,《妇女杂志》引领了相关讨论。为了破除旧家庭、旧婚姻制度的束缚,解决青年“性的苦闷”,《妇女杂志》的编辑同仁从西方“拿来”了爱伦凯的婚恋自由学说,经过诠释和改写,将其化为解决中国妇女问题、击破旧有性道德的武器。不过,婚恋自由的主张在推行的过程中遭遇了旧道德观念的反噬和人道主义的诘难,暴露了种种问题。为了伸张婚恋自由,《妇女杂志》推出了“新性道德”专号,重置道德原则,对旧有性道德进行釜底抽薪式打击,不过其中的激进主张也引起了争议。从根本上说,新性道德的生成是一个婚恋自由的权利主张与性道德相博弈而实现彼此调和的过程,它的特色在于用道德宽容为婚恋自由的权利主张伸张了不受外在约束的活动空间,用道德重建使权利主张合法化。
[V1] | 2024-01-08 15:33:02 | PSSXiv:202401.00032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3.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
4. 技术自主化与人才成长 ——粤汉铁路株韶段在技术史上的意义 | 2025-04-22 |
5. 西汉王朝“文化身份”的确认与“文化认同”的形成——以屈原、楚辞的被发现为契机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