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近的 “全球史”以人类社会生活为本位,似乎欧洲文明内部争夺世界支配权的血腥厮杀已经决出胜负,自由主义政治人所憧憬的全球化“世界公民”社会时代即将来临。即便没有来临,施米特的 《大地的法》所开创的 “全球史”研究仍然以国家为本位,同时又超逾了 “欧洲中心主义”,其学理依据反倒是: 大国间的厮杀并没有终结,不过是越出欧洲范围扩展到全球而已。当面对问题意识明显不同的两种 “全球史”概念时,选择与以人类社会生活为本位的 “全球史”接轨便意味着,我们相信 “世界公民”社会的全球化时代真的会来临。如果情形并非如此,如果 18 世纪以来迄今不衰的 “世界公民”社会理念也许是一种乌托邦,如果国家间的厮杀依然频繁而且惨烈,那么,我们的史学研究和教学致力于给年青一代灌输自由民主的 “世界公民”意识,其结果便是让我们的后代忘记自己脚下的土地仍然置身于以国家为本位的全球化冲突的世界历史时刻。
[V1] | 2024-04-16 15:17:26 | PSSXiv:202404.00102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