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预备立宪是清末体制内政治生活的中心,在各省设立谘议局则是预备立宪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顶层制度设计、政治形势变化、巡抚人事变动诸因 素 影 响,河 南 谘 议 局 与 河 南 巡 抚 的 关 系也不断演变。在筹备阶段,河南谘议局在巡抚衙门的组织下成立,完全是后者的一项事业。谘议局成立之初,两者关系较为和谐,巡抚居于主导地位。但在立 宪 背 景 下,代 表 民 意 的 谘 议 局 地 位 日 渐重要。清廷顶层制度设计的自相矛盾,加上现实条件 制 约,双 方 冲 突 逐 渐 增 多。武 昌 起 义 爆 发 后,河南谘议局开始脱离预备立宪框架,支持革命,要求共和。袁世 凯 担 任 内 阁 总 理 后,任 命 心 腹 为 河南巡抚,后者与谘议局部分议员合作,共同促成河南请愿共和不独立的政治立场。
[V1] | 2024-06-05 15:12:01 | PSSXiv:202406.00166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