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young Lukacs a humanist? —Re-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text of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摘要: 将青年卢卡奇定性为“人本主义者”的传统观点,由于缺乏对“人本主义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清晰界定以及忽略《历史与阶级意识》成书的历史背景,导致其将人本主义错认为青年卢卡奇的理论问题式,并未能察明卢卡奇在人本主义思想上的二律背反性质,因而几近一种强制阐释。事实上,在对人本主义的定义进行重新考察后可知,青年卢卡奇不应被称为“人本主义者”。第一,卢卡奇对在哲学和美学上对费尔巴哈和席勒、谢林的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他抨击了人本主义辩证法在理论出发点和手段上的错误,但没能在目的论上区分人本主义审美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审美理想。第二,卢卡奇在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法维度上,尝试建构的以阶级意识和政党组织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体观,超越了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人本主义主体理论。
[V2] | 2025-03-25 12:28:19 | PSSXiv:202407.00022V2 | 下载全文 |
[V1] | 2024-07-01 22:35:56 | PSSXiv:202407.00022v1 查看此版本 | 下载全文 |
1. 以系统观念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 | 2025-04-26 |
2. 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空间向度 | 2025-04-26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升华 | 2025-04-26 |
5. 历史认知视域下强化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路径研究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