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代官方通讯的设计速度,沿袭前代最快为日行 500里。但始终未在现实中实现而习以为常,纵容了以后标准的下降ꎮ。通讯速度宋初最快,特殊者日行约 450 里。正常者不过约 345里,其他军事紧急情报日均多在200 余里和100余里,普通公文通常日均数十里。以后虽制度不断严格、复杂,但效率并没有提升,至北宋末明显下降。南宋长期处于战时状态,重要关头和重点热线,通讯体系在官方强力建设下一度呈现应有的机敏,最快速度日均约 318 里。但最高日行 350 里的设计速度明显低于北宋,以及计算出的最快速度南宋始终没有达到北宋,整体上发生逆转,朝廷指令传到最远的广西需要半年乃至一年。 作为官府的脉络系统,通讯速度反映着朝廷政令运转效率和国运。
[V1] | 2024-07-18 21:04:27 | PSSXiv:202407.00600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