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汉英、英汉双语词典译介了以名山大川为坐标的古代自然地理知识和以“清代疆域”为重点的中 国行政区域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丰富,主要有词典之间的互鉴、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杂志和著作、词典编纂者对中 国的实地考察和体验以及中国地理文献的阅读。在译介的过程中,双语词典引入了近代地理学知识和国家概念,对 中国古代自然地理知识有相对客观的评价,但隐含着基督教等级制的世界地理观,更有现实利益的关照,服务于西 方的殖民侵略,不自觉地成为侵略者的“知识助手”。而这是双语词典编纂者“身份”、知识结构、传教的现实需要等 相互联动的结果,更有着近代西方世界地理知识重塑和殖民主义侵略的背景。
[V1] | 2024-08-08 16:20:28 | PSSXiv:202408.00905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