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从新技术,新经济和新业态三个维度构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统计测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解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采用Kernel密度估计和Morm'sl揭示其空间演变趋势及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遮遮领先,区城非均衡发展态势明显。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依差并呈波动上升态势,区城间差并是主要来源。全国和四大地区的核密度面线主峰位置均呈现右移态势,并存在右拖尾现象。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低-低"集聚的现象。
[V1] | 2024-09-18 15:01:54 | PSSXiv:202409.01153V1 | 下载全文 |
1. 死亡教育理念缺失与中国老年人的文化调适路径研究 | 2025-04-23 |
2.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机制与宏观经济稳定——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的研究 | 2025-04-23 |
3. 股市相关结构:动态演化过程与稳定性特征——基于随机矩阵理论与偏相关系数矩阵方法对中国2015年股灾的分析 | 2025-04-25 |
4.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民众生态彩票购买偏好研究 | 2025-04-23 |
5. 中国交通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测度及动态驱动机理研究 | 2025-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