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土地规模与服务规模是推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重要途径,基于322家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把以“土地流转”方式联农带农逐渐转变为以“经营托管”方式联农带农。在典型案例中,种植类合作社(占比40%)和农机合作社(占比15%)以“生产托管”方式联农带农,不断尝试通过节约劳动型的机械技术和节约土地型的生物、化学和信息技术扩大服务规模,依托“N+服务”模式,使服务逐步延伸到耕、种、防、收、烘、储、销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养殖类合作社(占比约20%)采用“技术+服务”方式逐步形成“统一综合服务+分户饲养+拓展种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调研案例发现,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服务效率
低、服务水平低的情况普遍存在,仅依靠市场自身发展扩大农业服务规模、提升农业服务效率和水平的能力和空间有限,还需在增服务、增效率、提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夯实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基础,转变农业生产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探索土地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协调发展机制,稳步扩大农业服务规模,打造新型农业社会化组织队伍,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V1] | 2024-10-12 08:35:21 | PSSXiv:202410.00742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