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卢卡奇而言,“自然美”既是美之不确定性的具体表征,又构成了“审美反映”的特性和合法性基础,同时他还以美与善的复杂纠葛来显现“自然美”的复杂性。卢卡奇反对“自然美”“艺术美”中的等级制观念,一方面,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二者所形成的“审美反映”其所反映的是同一“现实”对象,二者非等级关系;另一方面,在审美反映中,“艺术美”与“自然美”均体现为“劳动”的对象化过程,“劳动”无法划分等级。卢卡奇“自然美”论的实质是“人的回归”,他认为在“自然”转变成“自然美”的体验活动中,人能够实现从“整体的人”到“人的整体”的超越,同时主张应将“自然美”置于人与自然和生产劳动的“关系”中来解答,以此,“自然美”构成人之体验的本体存在论范畴。卢卡奇的“自然美”论以深刻揭示并批判资本主义普遍物化现象和深层异化结构为理论旨归,他既批判以“艺术美”来衡量美本身所体现的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实质,又批判以返回“物”的原始形态来肯定“自然美”等主张。总之,虽然卢卡奇的“自然美”论存有不可避免的理论局限,但其蕴含着鲜明的“人学”色彩和异化批判旨归,可以与当代“自然美”热形成呼应或观照,能够成为恢复“人”之本真完整性和立体解放的重要契机。
[V1] | 2024-10-15 14:14:31 | PSSXiv:202410.01309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