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剑桥大学至今一直保留着一份160多年前的本科生考试试卷,其中第14题竟然是专门为了抹黑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抗英英雄僧格林沁而设,使用这份试卷进行考试的具体时间为1861年,是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当年本科生奖学金考试,试卷第14题刻意以怡亲王、僧格林沁俩人为取样样本,借助数理统计学方法,试图证明他们经常说假话,善于说假话;选取的样本是清朝名人。本文从历史研究角度切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道并不具备解题逻辑关联点的试题,其目的就是要抹黑抗英名将僧格林沁在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大败英法联军的壮举;借此掩饰侵略者对北京城的烧杀掠夺罪行。
[V1] | 2024-11-08 12:58:34 | PSSXiv:202411.00500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