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起负向作用,该结论在使用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依旧成立。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降低了农户的身体素质以及对粮食生产新技术的接受度,这会削弱粮食生产劳动力供给,不利于粮食生产新技术的采用;社会化服务、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有助于保障粮食产量;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在非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较差的农村地区以及兼业化程度较低、农业细碎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和稻谷生产中更为明显。据此,建议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
[V1] | 2024-11-08 16:28:43 | PSSXiv:202411.00581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