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十五五”粮食安全视域下中国粮食产需匹配度研究

摘要: 基于2015—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以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例,采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粮食产需匹配水平进行量化测度,并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灰色预测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产需匹配水平总体较低,其中小麦产需匹配度最低、呈高度失配,稻谷和玉米为低度失配,大豆为中度失配;除玉米外,其余品种的产需匹配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从区域分布来看,相比较于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主产区的产需匹配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性分析表明,口粮比饲料粮的产需匹配度的空间差异明显更大,后者呈扩大趋势,而区域间差异是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各省粮食产需匹配度呈空间正相关性,且该空间效应具有时变性以及区域、品种异质性。趋势预测显示,在“十五五”前中期,中国粮食产需匹配情况整体将有所改善,但个别省份和品种存在较大的下滑风险。据此,建议将产需匹配度纳入粮食安全评价体系进行分品种、分区域动态监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准施策,促进粮食产需的区域平衡和结构平衡。

版本历史

[V1] 2024-11-25 10:44:11 PSSXiv:202411.01867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165
  •  下载量61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